:::
共有453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6秒
-
131.
- 標題:
- 卑南溫泉-森林客廳大地為家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臺灣南迴地區旅遊新起點」目標,期待藉此串連各旅遊景點,推動農產品銷售及一系列的食農教育活動。溜滑梯旁的一方小空間亦充分運用,搭配栽種「可以吃」又兼具「景觀效果」的金針可食地景,讓孩童玩樂時可一邊認識植物、親近自然,更是辦理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的絕佳素材。
-
132.
- 標題:
- 鹿野地區-大地脈動鹿野之心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占地遼闊的場域中,規劃了景觀牧草區、景觀苗圃區、食農教育區等多個體驗區,展現鹿野多元的農業景觀特色。來到食農教育區,則栽種有馬蘭、仙草、香蘭、紫葉地瓜等可食地景植物,以及香茅、野薑、左手香、穗花木蘭等供加工利用的在地植物,供當地導覽人員帶領食農教育活動時介紹使用。
-
133.
- 標題:
- 後壁長安-埤畔餐桌 芙蓉詠夏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風景陪伴 通學步道不孤單認識在地,是食農教育中重要的教學環節。長安社區內的安溪國小因緊鄰車水馬龍的街道,學童上下課不得不倚著車流行走,為每日必經的通學路上增添了危險與隱憂。沿途經過的埤塘、濕地、農田與植物區,不僅是食農教育體驗的良好動線,更成為最自然的生態教學園區,也為長安學童們的上學路途,更添幸福、驚奇與活力。
-
134.
- 標題:
- 泰安象鼻-凝聚象鼻新希望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通行軸線旁原有的閒置空間,也經重新改造成為可遮風避雨的「假日農夫市集」,提供在地小農販售特色農產品、增加收益,也吸引更多部落青年返鄉,投入食農教育與體驗產業發展。
-
135.
- 標題:
- 光復馬太鞍-守護馬錫山下的珍珠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鄰近空間也搭配營造魚菜共生的可食地景,提供多元的散步休憩動線,未來也可作為綠色照顧、食農教育體驗辦理的活動場域。
-
136.
- 標題:
- 臺南新化林場-長高的林間步道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如今搖身一變成為遼闊的綠地廣場,成為活動展演與在地農產品展售的絕佳場域,除帶動在地小農產業發展,也為在地農村及農民創造更多地產地銷、食農教育的機會。
-
137.
- 標題:
- 石門嵩山-百年梯田 千歲米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自101 年起,在地團體及嵩山社區居民陸續投入水梯田復育工作,並將環境營造與觀光導覽相互結合,進一步發展農事體驗、食農教育、生態觀察等各項以水梯田為核心場域的深度體驗,不僅使土地重新恢復蓬勃生機,也讓更多國人認識、了解並深入感受這片座落於山谷間的珍貴農業地景。
-
138.
- 標題:
- 布袋菜舖-找回母校的幸福回憶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找回母校的幸福回憶布袋菜舖廢校大變身 成為食農教育好所在 布袋鎮菜舖社區正義國小是嘉南平原上第一所被廢營造周邊環境成功打造兼具綠色照顧、青農發展、食農教育及友善生態的樂活場域熱情、活力與歡笑聲,菜舖好農」青農基地,以及學童食農教育的多功能場域。陪伴老中青三代共同成長的正義國小,重新敲響鐘聲,改造後的戶外種植區,更是發展食農教育與行銷社區農產的最好基石!水保局輔導在地19 位青農創立「曬越瓜脯、手作桑葚蜜餞等超過11 種的食農教育體驗,更開創一年四季12 個月份各有特色的基地行銷攻略,
-
139.
- 標題:
- 古坑華南-石梯田裡的生活哲學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在校長與教師的努力下,華南國小不僅將在地關懷、產業文化與食農教育等理念融入教學課程中,更將改變的動力進一步推及至整個社區聚落。」原有廢弛的石梯田,由當地居民無償提供土地,做為社區推動農村再生及推廣食農教育的「共生田」。
-
140.
- 標題:
- 南|高雄.旗山.糖廠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同時打造無障礙食農教育園區,帶 領在地長輩一起種菜,設計由在地長輩帶領和服務遊客 的文史導覽解說,共享社區收入,提供長輩共餐送餐服 務,用有形的設施與無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