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石門嵩山-百年梯田 千歲米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石門嵩山-百年梯田 千歲米

百年梯田千歲米

找尋嵩山人與土地連結的生活記憶

談起梯田,或許大部分人會直覺聯想東南亞的農情景緻
你或許不知道,在北臺灣石門區的嵩山社區
也擁有一片總面積超過43 公頃、占地遼闊的「嵩山竹曲」水梯田
近年在社區自發努力與農村再生的協助下
大小梯田陸續復甦
並重新營造為友善耕作、深度體驗的多功能場域
邁向里山共好、永續經營的幸福願景

百年梯田千歲米

搖下車窗,乘著東海吹拂而來的鹹味海風,從臺灣最北端的富貴角燈塔啟程出發。繞過綠意盎然的老梅綠石槽,途經奔流入海的大溪墘溪,再沿著老崩山方向爬坡而上,短短20 分鐘路途,窗外景觀從湛藍海岸、蔥蘢草原轉變為層巒山麓,視野變換、目不暇給。

拐過叉路前的彎道,刺眼日光映入瞳孔,眼前景色也隨之豁然開朗。層層疊嶂、蜿蜒連綿的水梯田,依傍著群山環抱的山谷而生,孤樹搖曳、稻海起伏,頓時給人彷彿置身南方島嶼的靜謐

梯田田壟以人力搬運石頭層層疊砌而成,可窺見當年先民開闢梯田的艱辛

這裡是位在新北市石門區的嵩山社區,靠山面海、耕地畸零的地貌,由人力一岩一石疊砌田壟、鑿挖水圳,形塑出臺灣少見的水梯田景觀。沿著地勢開闢而成的一畦畦梯田,是嵩山先民與山地共生的生活智慧,也是胼手胝足、蓽路藍縷的草根精神展現。

嵩山水梯田的開闢歷史,與生活於北部地區老梅社的凱達格蘭族人繫有淵源。當地族人蒐集大屯火山群生成的堅硬安山岩,層層相疊砌為田壟,種植蕃薯、蕃秈等糧食;漢人移居此地後,便建立於既有的田壟基礎上,再行補強加固、擴大規模,並蓄水種植稻作,進而描繪出今日世人所見壯觀的梯田輪廓。

走過百餘年時光,水梯田養育了世代生活於山坡上的嵩山居民,卻也凝視著當地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流的哀愁。不利機械化耕作的水梯田,多數因缺乏人力而被迫閒置休耕,原有種植用以阻擋海風、固土保水的矮竹林,與春風吹又生的叢生芒草,迅速接管了水梯田的土地範疇。塌陷的田埂、滲漏的犁層,讓水梯田即便重新注入流水,也是徒勞無功、盡付東流。

復舊如舊 重現記憶中水梯田

水梯田開闢由2 層活動層及13 層耕種層而組成,形成垂直落差距離總計15 層的獨特景緻

幸好在農村再生計畫的協助下, 自101 年起,在地團體及嵩山社區居民陸續投入水梯田復育工作,並將環境營造與觀光導覽相互結合,進一步發展農事體驗、食農教育、生態觀察等各項以水梯田為核心場域的深度體驗,不僅使土地重新恢復蓬勃生機,也讓更多國人認識、了解並深入感受這片座落於山谷間的珍貴農業地景。

梯田採機具搭配人力手作,選石挑石擇最合用材料,展現老師傅底蘊深厚的砌石技藝之美

如何將具百年歷史的水梯田復舊如「舊」,是場域改造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課題。在當地耆老的指導下,執行團隊與砌石師傅們就地取材,挑揀當地既有的安山岩石材,採不填漿的乾砌石工法砌築。塊石彼此交丁錯縫,依靠角度間的摩擦力咬合穩固,展現傳統砌石技藝的質樸美感;而塊石交疊處形成的大小孔隙, 則可使流水自然流瀉,舒展土地通透「呼吸」的毛孔。

蓄水種稻的田地則取經於先民,引用傳統「牛踏層」工法進行施作。透過反覆攪動池水、來回夯實,使泥土稠化為泥漿,再經過幾日沉澱靜置,土壤便會依不同顆粒大小沉降、密實及晶化,形成具有保水、減緩流失功能的牛踏層。說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眼前的光景有些熟悉? 在早期農耕社會,農民便是駕馭耕牛拖曳長木板,藉由來回反覆踩踏方式來施行。

老祖宗的智慧,放諸今日依舊不證自明,傳承古法經驗重現的梯田,經重新修葺完成的水圳與水闕再次引水,波光粼粼的田畦映照蓊鬱山景,重現昔日「嵩山竹曲」的優美輪廓。

千歲動員 孕育好米好滋味

捲高褲管、挽起衣袖,在青年志工的帶領下,旅人與號稱「千歲團」的在地長輩,沿著符合人體工學、安全自然的砌石步道向下步行,踏入溫暖的泥田,為重生後的水梯田播下希望的種子。

由嵩山社區居民帶領投入鋪田埂、插秧等各項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水梯田依海拔高度不同,種植稻作種類亦有所差異。離海最近的底層,通常選用耐鹽耐風吹的台梗9 號,中層栽種經濟價值較高的黑米,最頂層則是由日本引進的頂級越光米。無論是何種稻作,水梯田皆堅持一年一獲的原則,讓土地與生物有充足時間可以調節機能、休養生息。

鄰近道路、位於梯田最上層的活動層,經過重新規劃設計為鋼構木質感的觀景休憩平台。上層可供旅人遠眺梯田風光,下層則成為農友乘涼休憩、販售農產品的展售空間,賦予閒置空間更多元的利用價值。

隨著太陽位置推移,日光在層疊的等高線上刻劃深淺不一的光影印記。大冠鷲盤旋於蔚藍的天空,斗笠下黝黑的面孔勤於農作,水田裡的青蛙悠閒緩慢地滑動,在波面捲起一絲波痕、很快又恢復平靜。

曾經消失於記憶之中的水梯田,在居民的共同凝聚下復甦重生,再次連結自然與人文密不可分的生活情感,也找回當地豐富的生態系環境。夕照之下,百年梯田與千歲米穰穰閃耀,繼續在海風中,喃喃述說嵩山人與土地和諧共好的故事。

旅讀路線:地圖搜尋百年梯田- 石門嵩山( 新北市石門區北19 鄉道),可沿途欣賞水梯田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