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鹿野地區-大地脈動鹿野之心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鹿野地區-大地脈動鹿野之心

大地脈動鹿野之心

大地脈動鹿野之心

融合人文、自然、產業 揮灑大地四季地景

每年夏季,從臺東鹿野高臺冉冉升起的一顆顆熱氣球
繽紛點綴了縱谷澄淨的天空,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熱情旅人
透過活化旅遊節點旁既有的閒置空間
重新打造為展現產業特色的農業地景
串聯漂鳥197 大地藝術季、梅花鹿公園等在地旅遊特色亮點
勾勒出鹿野融合人文與大地風情的迷人風景

從臺東市沿省道台9 線往花東縱谷行進,穿越狹窄的初鹿通谷,橫跨發源於三千公尺卑南主山流瀉而下的鹿野溪,眼前揭開一片豁然開朗的原野,這裡是倍受清領時期知州胡傳盛譽的「臺東第一大平原」,也是純樸而寧靜的現代桃花源「鹿野」。

傳說早期尚未開墾時,鹿野有一望無際的草原接壤藍天,水草搖曳、樹影婆娑,無拘無束的群鹿自由奔馳於平原與縱谷之間,遂得夢幻的鹿野一名。

2021 年縱谷大地藝術季作品「穹頂上有花」 以彩色陶板拼貼而成的犄角重生裝置藝術

鹿野多變的地形特色,塑造了在地豐富的農特產種類。靠近東部海岸山脈一側順應地形發展畜牧,西南部永安一帶隸屬丘陵,茶產業盛興;中北部的大原、瑞隆等地屬肥沃平原,則成為栽種稻米、鳳梨及紅甘蔗的農業精華地帶。

位於鹿野地區農會農特產品行銷中心旁閒置已久的農牧用地,經過在地及各單位討論,決定以當地壯闊的農業地景為特色,打造融合生態、觀光與農業理念的「鹿野之心」,命名為「犄角. 公園」,作為東部農村再生循環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也串聯周邊田野樂活、原野慢遊體驗旅遊亮點。

農業地景 揮灑大地畫布

紫葉狼尾草成為公園裡熱門的拍照打卡點

陽光灑落、微風輕拂,煥發粉紫色光暈的穗芒柔美擺動,宛如電視劇中夢幻的紫葉狼尾草草原,是體驗區裡最吸引人的藝術地景。占地遼闊的場域中,規劃了景觀牧草區、景觀苗圃區、食農教育區等多個體驗區,展現鹿野多元的農業景觀特色。

在景觀牧草區中,分區交替栽種紅色及綠色的牧草植栽,創造視覺多樣性及層次性。定期收割的牧草,則提供予鄰近的梅花鹿公園作為飼料使用,可謂農業循環經濟的良好實踐。

來到食農教育區,則栽種有馬蘭、仙草、香蘭、紫葉地瓜等可食地景植物,以及香茅、野薑、左手香、穗花木蘭等供加工利用的在地植物,供當地導覽人員帶領食農教育活動時介紹使用。其中更有多種屬於「蜜源植物」或「營巢植物」,吸引蝶類及鳥類前來覓食築巢,營造多樣化的棲地與生態系。

韌性地景 土地會呼吸

穿越園區的潺潺溪流,仿造卑南溪流域的自然河川型態打造,溪流平時收集鄰近水田與灌溉水圳的尾水,雨季則導引流水排放至區外系統,兼具農業運用及疏洪防災的多元功能。

人工溪流就地取材,運用卑南溪疏濬的石材,採乾砌石工法疊砌構成。溪流底部大小的塊石孔隙,以「滲透」取代排水,幫助挹注地下水源、涵養土地、便於植物吸收水份;開啟沿岸設置的水閘,還可以放水淹灌一旁的牧草耕地,降低地表逕流中的硝酸鹽汙染,達到淨化水質的功用。

溪流旁的短牧草區,則順應原有的緩凹地地形特色,規劃為滯洪空間。平時是多功能活動草坪,雨季時則能暫時貯存雨水。可隨著氣候環境起伏呼吸的「韌性地景」,成功改善了過去逢雨必淹的淹水困境。

雨過天青後,療癒草原包圍池水,樹影雲跡映照在如明鏡般皎潔的水面之上,搭配不遠處盛開的「穹頂上有花」,更成為當地居民口中「期間限定」可遇而不可求的「鹿野嘉明湖」秘景。

彩色陶板拼貼而成的裝置藝術,訴說鹿野悠遠的故事

友善地景 保護環頸雉

鮮紅顏面、藍綠色的頭頂,鹿野的農地裡,還有一群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臺灣特有亞種「環頸雉」。平常喜好躲藏於能遮蔽蹤影的長草區,並穿梭於稻田與旱地間棲息覓食,是擅於奔走的草原飛毛腿。

環頸雉生性害羞,長草區提供其良好的棲息掩蔽

鄰近犄角公園的稻田,順應栽種生長高度較高的牧草,銜接為方便活動的生物廊道;採近自然工法的溪流護岸,也方便環頸雉就近取水,靠道路側隆起的草坡,則減少路殺發生的危險。農業地景不僅為大地更添色彩,也維護了野生動物的生活棲地,讓更多旅人能有機會一賭「草地明珠」的風采。

鹿野之心 犄角重生

療癒的大地畫布,與溪流勾勒如詩如畫的美景

廣場入口以七千多片彩色陶板拼貼出的鹿角裝置,在陽光下訴說著鹿野在地自然、人文與產業走過百年的演變軌跡。臨山的台9 線揮灑地景畫布,與近海的197 線道勾勒的藝術季風情,編織出鹿野最為迷人的縱谷風景。邀請旅人乘上慢車、踏上東漂旅途,穿越山與海之間,尋覓一處能安放自我、愜意自適的鹿野桃花源。

旅讀路線:地圖搜尋鹿野地區農會農特產品行銷中心( 台東縣鹿野鄉瑞景路一段19 號) 出發,一旁即為鹿野梅花鹿公園及犄角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