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7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57秒
-
1.
- 標題:
-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茶園廢棄的工寮、配藥室等設施,也重新改建為書屋、食農生態教室等空間,經自然資材打造的竹材步道、棧道及藝術廊道相互串聯。
-
2.
- 標題:
- 宜蘭員山|同樂、雙湖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出與水共生的智慧一同走進悠遠的湧泉溝、友善的親水廊道,一窺宜蘭水文化風貌雲靄慵懶地從山巒間升起,親水戲水及騎乘自行車的優質休憩廊道。過去紊亂的水路與排溝下游間的鴻溝,經生態友善工法重新規劃設計,除了發揮跌水消能的效用,也開闢出河道的縱向廊道,提供洄游魚類一條暢通的上溯路線。環境教育與安全戲水等多元機能的「櫸山水」親水廊道。望向清澈的溪水,渾圓卵石裹上毛茸茸綠藻,粗糙沼蝦揮舞著一對巨大的深色長螯,多種材質組成的透水步道是漫遊親水廊道的主要動線,水岸旁的碎石步道坡度平緩、舒適好走,適合樂齡族群優遊散步;
-
3.
- 標題:
- 臺南左鎮|光榮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族群、信仰等地方文化元素將野溪、時光廊道與化石園區相互串聯帶領旅人走進170 萬年以前的史前異想世界相傳每逢大雨過後、熱情地迎接遠道而來的旅人,那裡便是化石小溪所在的時光廊道園區。時光廊道為佛頂山朝聖寺無償提供社區使用的土地,2019 年起陸續整理活化,提供在地居民、參觀遊客及參拜信徒一個散步、運動及認識地方文化的好所在。步行其中,彷彿也跟隨生物演化的腳步,穿越數十萬年的時光廊道。桂花巷的終點為當地信仰中心顯赫太祖廟,廟內供奉平埔族西拉雅太祖, 以每年過年、
-
4.
- 標題:
- 臺東金峰|嘉蘭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樹下聽故事風災過後的嘉蘭村積極投入文化傳承與重建從石板屋復舊、紅藜產業復興到陶珠工藝轉譯加入改善後的溫泉園區及師法自然的生態廊道新舊文化相聚匯流,在太麻里溪兩岸綻放迷人丰采車起枋寮,自強號在軌道上奔馳,穿越中央山脈的西與東,沿溪流走進生態廊道,雙色的合果芋葉伏地蔓延,延伸至溪畔由姑婆芋及野薑花所包圍的砌石平臺;輕倚矮牆,黑色板岩陰刻著白色文字,述說當地豐富多采的生態。
-
5.
- 標題:
- 花蓮富里|羅山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悠活羅山 游稻海品稻香低碳之旅由稻草裝置藝術區出發,沿著當年以祈雨為祝福、懸掛繽紛洋傘的迎賓廊道,通往改造後的富里鄉農會羅山展售中心。
-
6.
- 標題:
- 臺中霧峰|六股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6
- 內容:
- 民生故事館 重拾生活記憶踩踏著小碎石,穿越種植香草、蔬果與荔枝樹的綠色廊道,步行不到百步距離,即可抵達位於酒莊北側的霧峰民生故事館。
-
7.
- 標題:
- 苗栗三義|雙潭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以綠意攀藤而上的鳥語花香花架廊道為入口,步道保留兩側既有的喬木,靠近鄰房牆面的路段,則以去青竹材搭配炮仗花為設計,構築為自然籬笆做為分野,顯露出昔時農村純樸的傳統風貌。
-
8.
- 標題:
- 苗栗卓蘭|壢西坪聚落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壢西坪展區以立面裝置藝術串連各農場,構築為帶狀藝術廊道;薑麻園展區以森林自然資材再利用為主題,結合袋薑產業基地的蓄水設施進行美化;馬那邦休閒農業區展區則以青創樹屋群為主要發想。
-
9.
- 標題:
- 雲林縣古坑鄉大埔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社區規劃完整的生態廊道,帶來大量觀光人潮,柳四勇以私人土地開創植物園區,配合政府推動植樹造林工作,開闢樹種育苗場地培育種苗,著眼於保護環境永續經營理念。
-
10.
- 標題:
- 鹿野地區-大地脈動鹿野之心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鄰近犄角公園的稻田,順應栽種生長高度較高的牧草,銜接為方便活動的生物廊道;採近自然工法的溪流護岸,也方便環頸雉就近取水,靠道路側隆起的草坡,則減少路殺發生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