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花蓮富里|羅山社區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花蓮富里|羅山社區

花蓮富里|羅山社區

花蓮富里|羅山社區

悠遊里山品稻香

富里鄉羅山社區是臺灣第一座有機農業示範區
也是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的會員之一
環境營造以既有設施為基礎,注重生態保育與環境友善作為
細膩投入修繕整理、延長使用年限,共同實踐里山精神

以在地竹材編織的裝置藝術栩栩如生、各具故事 有機或友善農法耕作的稻米,為富里最富特色的農特產品

刺眼的陽光穿透雲層,灑落在筆直寬敞的臺9線大道。層巒的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南北延伸,清澈的螺仔溪與九岸溪東西縱走,圈起裡頭的一畦畦阡陌良田。縱谷的風輕輕吹拂,稻穗如波浪般起伏擺動,將寒意驅散至天際。

山腳下的羅山是僅有120多人的農村小聚落,因水源充沛、稻作發達,20多年前即投入有機稻作產業的發展,從有機、友善到後續成立的羅山休閒農業區,羅山村一直秉持尊重土地、共榮共好的初衷,2018年也透過富里鄉農會的協助,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 會員,除了逐步打造符合里山精神的生物多樣性環境,也透過修繕與整理落實資源循環永續利用,期盼低碳的綠色旅遊模式,帶領旅人深度認識富里的產業文化。

戶外連接展售中心的動線經過修繕,提升為無障礙友善動線 以泥火山鹽滷製成的豆腐乳別具特色

悠活羅山 游稻海品稻香

低碳之旅由稻草裝置藝術區出發,沿著當年以祈雨為祝福、懸掛繽紛洋傘的迎賓廊道,通往改造後的富里鄉農會羅山展售中心。使用心材耐久、木紋細緻的南洋櫸木翻新的地坪與護欄,成為友善安全的無障礙坡道動線。旅人可於此挑選富有在地特色的富麗米、牛奶皇后米等琳瑯滿目伴手禮,或品嚐曾榮獲「記憶中的12 味」之一的梅干控肉等特色餐食,渡過滿足又悠閒的時光。

離開展售中心,沿稻香小徑繼續往有機村前進。阿勃勒絢爛盛開的轉角,五顏六色的帳篷散落在富里鄉農會經營的羅山露營場,耳邊傳來嬉戲跑跳的歡笑。露營場經改善基地排水,修繕既有涼亭、欄杆及木平臺等設施,保留昆蟲棲息的廣大草地,如今已成為適合全齡活動的休閒場域。

造訪羅山,還有一處不能錯過的地理景觀。山上的羅山大魚池旁一塊塊由鋪地黍、飄拂草、冬青菊及珍貴稀有的鬯蕨等植物圍繞的裸地,為因火山運動而產生獨特的泥火山,當地人取其做為天然鹽滷,加入豆漿製成泥火山豆腐,口感綿密紮實,搭配農家特色的炒米香、天然滑嫩的愛玉,別有一番風味。

沿棧道可就近觀察珍貴稀有的鬯蕨 羅山大魚池旁的竹林步道,適合愜意散步

擁抱里山 有機村生態復興

大飽口福後,可從大魚池旁的竹林步道,欣賞出淤泥而不染的睡蓮,遠眺羅山瀑布秀麗風景,感受在地特色的「竹療浴」文化產業。

羅山社區投入竹產業復興,也以循環經濟思考規劃遊憩體驗(曾宇民提供)

羅山社區充分利用當地的桂竹林資源,由耆老傳承疏伐技巧,管理竹林景觀與生長範圍。疏伐後的竹材,則循環利用製為竹炭,除可投入土壤改良、製作除臭液,還可作為食材,加入麵包、饅頭及米食料理,為餐點增添風味;在竹林步道中,旅人也可透過竹編老師的帶領,發揮創意製作竹杖、按摩竹、竹斗笠等各式竹療小物,用一丈竹玩出意想不到的七十二變。

行在羅山,身處里山,處處皆是取之自然、付於自然的學問。懷抱著尊重土地、疼惜土地的虔心,跟隨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的季節循環,隨萬物生息,學習與山林共處,創造農村海納四方的包容性,這就是羅山社區踏實實踐農村再生的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