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933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97秒
-
31.
- 標題:
- 委託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採購範本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5-03-11
- 內容:
- (十六)建築物或公共空間如使用地磚者,為避免使用人滑倒,乙方應優先設計防滑或耐磨地磚。地質柱狀圖、天花板、門窗詳圖、裝修表、無障礙及共融式環境空間配置圖等。擋土設施等假設工程、起重機具組拆,及具有墜落、滾落、感電、倒塌崩塌、局限空間危害之虞之作業項目,應列為檢查重點。 友善措施範例 保留樹木基部生長與透氣透水空間。如避免混凝土澆鑄密封樹木根部、避免夯實壓實樹木根系周邊土壤。
-
32.
- 標題:
- 王副署長視察舞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5-03-05
- 內容:
- 水保驛站2樓已完成導覽教室設置,但1樓空間使用建議能更明確,可初步佈置圖書空間,放置展示櫃或書櫃,擺放教具或繪本,以強化水土保持相關教育。
-
33.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5-03-04
- 內容: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辦公空間自動錄影系統管理作業要點」(如附件),並自中華民國114年3月5日生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辦公空間自動錄影系統管理作業要點」 (下稱本要點),環山辦 公室、臺北辦公室及農機保管場等公 共空間之攝錄影相關設備與系統。 第六點附表一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辦公空間自動錄影系統影像資料調閱(複製)保密切結書 規 定 說 明 配合第六點明定本署內部單位、 第七點附表二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辦公空間自動錄影系統影像資料調閱(複製)保密切結書 規 定 說 明
-
34.
- 資料來源:
- 水保法規資料庫
- 發布日期:
- 2025-03-04
- 內容:
- 臺北辦公室及農機保管場等公共空間之攝錄影相關設備與系統。三、本要點所稱自動錄影系統之管理單位為本署秘書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辦公空間自動錄影系統管理作業要點導致本署或不特定第三人之損害,爰擬具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辦公空間自動錄影系統管理作業要點」 (下稱本要點),作為本署自動錄影系統管理與影像資臺北辦公室及農機保管場等公 共空間之攝錄影相關設備與系統。 定義本要點之管理標的及適用範圍。第六點附表一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辦公空間自動錄影系統影像資料調閱(複製)保密切結書 規 定 說
-
35.
- 標題:
- 雲林口湖|梧北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椬梧映月塘、農民雞舍等日常活動的休憩空間。 海風伴荷 耕耘食農小島步入優美的荷塘棧道,北側大塘自然引流的水源,來自在地養殖漁業的廢棄蚵殼,經細緻碾碎處理後,壓實鋪設做為步道及空間的基底。窳陋空間改造的農民雞舍傳來宏亮雞啼,新植的白千層豎立為林、椬梧樹編織為網,孤傲的木麻黃則以大埤為宣紙,在埤面留下蒼勁有力的撇捺筆法。生態友善的椬梧映月塘也是全齡友善的樂活空間,全區步道動線皆為高低差1:12 以下的無障礙人行環境,出入口設置有斜坡道,棧道邊緣則設置有欄杆、
-
36.
- 標題:
- 高雄永安|新港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以保留古厝紅磚特色、避免干擾生態棲地、維持長者休憩活動空間為核心,進一步改善周邊的窳陋空間與淹水環境。踏著步道步下緩坡,途經特別保留的廢墟老厝及豬圈,人群圍繞在紅瓦的三合院古厝,由社區精心籌備的「阿嬤呷菜市集」正熱鬧舉辦。池岸小徑騰出空間,便改以塑木棧道搭配水上管筏共同組成親水的食魚教育動線。
-
37.
- 標題:
- 新竹寶山|油田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後方保留周邊超過85% 綠地搭配橄欖樹林,打造戶外劇場、陽光草坪、橄欖體驗區等活動空間帶領旅人深度認識寶山特有的橄欖文化兩頭尖尖、微微皺縮,再施以灌溉而成,各項排水設施隱蔽設置於地下,保留地面開闊且安心的活動空間。除做為活動的安全界線,也將視覺、空間經驗和自然環境巧妙地融合一體,為陽光草坪更添動感與趣味。
-
38.
- 標題:
- 新竹新埔|照門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反覆壓實,提升步道乘載、透水性與行走舒適性;兩側護坡亦採用現地卵石砌築,除了增加路幅、鞏固邊坡,也提供動植物生長棲息的空間。
-
39.
- 標題:
-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華南村以一所面臨廢校的小學為出發點,經校長與老師主動發起,以共生、共學與共好為理念,帶領村民一同改造社區空間、投入環境教育、發展特色產業與食農導覽,成功翻轉限界集落困境。茶園廢棄的工寮、配藥室等設施,也重新改建為書屋、食農生態教室等空間,經自然資材打造的竹材步道、棧道及藝術廊道相互串聯。
-
40.
- 標題:
- 宜蘭員山|同樂、雙湖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破損護岸則改以自然草坡與乾砌塊石疊砌構築,溝底採用粒徑較小卵石進行填補,塊石間孔隙通透,保留水生植物生長及蝦蟹昆蟲等生物棲息躲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