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3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9秒
-
11.
- 標題:
- 南投縣仁愛鄉 南豐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南投縣仁愛鄉 南豐社區找回賽德克最初核心返鄉青年透過重新認識傳承賽德克族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推動社區關懷、老人照顧及嘗試重建部落分食、共享、共工等互動的生活方式,讓族人願意參與部落事務,並表達他們的的需求與對部落發展的想法,逐漸建立部落發展的共識。
-
12.
- 標題:
- 臺東縣東河鄉 尚德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社區也實踐著利益共享 的概念,善用銀髮族與婦女之工作能力,推動老人社區關懷照顧,並採 取生態工法修建阿美族人的百年水圳,改善田間灌溉系統,為香草和水 稻田供應清潔的灌溉用水,而砌石工法所形成的孔隙更提供河蜆、平頜 鱲(溪哥)多樣的棲地,
-
13.
- 標題:
- 臺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遊客可以在這裡親身體驗竹炮的震撼力,感受阿美族人用竹子製造出的驚人威力;也可以欣賞電光國小學生的打擊樂表演,聆聽他們用木頭、竹子和金屬打造出的美妙旋律。
-
14.
- 標題:
- 臺東縣海瑞鄉崁頂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臺東縣海瑞鄉崁頂社區宋俊一農村領航獎-農‧好物宋俊一是阿美族人,卻在布農族的崁頂社區長大,透過積極溝通,與村長及在地青年合作,才漸漸打破族群之間的界線。
-
15.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高中社區參與農村再生,致力族語的紀錄與教學,並將原本兩、三年舉辦聖貝祭(Miatungusu)改為一年一次,透過刺豬祭、說族語來凝聚族人,祭典氛圍莊嚴隆重,吟唱歌聲迴盪在高山深谷間,宛如天籟。
-
16.
- 標題:
- 牡丹東源-會呼吸的水上草原步道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三生共好 永續樂活麻里巴水上草原體驗步道拉近了部落族人與祖靈間的距離,也讓旅人更能愜意地親近自然、欣賞如詩如畫的溼地風景,盡情享受在水上草原上歌唱舞蹈的歡暢,結合鄰近的麻里巴廚坊,
-
17.
- 標題:
- 苑裡山腳-尋覓風中藺草香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由於由藺草編織而成的草席透氣良好、吸水性佳,漢人族群紛紛向道卡斯族人學習藺草的編織技巧,而後逐漸傳入大甲街、苑裡莊等地,蓬勃的藺編產業便由此發展。
-
18.
- 標題:
- 泰安象鼻-凝聚象鼻新希望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百年風華象鼻部落是位在苗栗泰安的傳統泰雅族部落在族人與在地藝術家合作下融合泰雅族特色元素與在地工藝技術提升遊憩品質的美好願景從攜手共創的過程凝聚了部落族人的向心力也描繪出家園生活新風貌行駛於苗61圖騰與生活元素, 教導有興趣、有資質的族人共同學習、創作藝術。由於泰雅原民語彙豐富多元,各地部落又因地方環境有所差異,在與屬澤敖利泰雅語群的象鼻部落族人及藝術家細心溝通後,執行團隊測繪適切尺寸、難能可貴的三方合作,不僅提升了族人對部落的向心力與認同感,也讓族人情感更加緊密,更讓珍貴的泰雅文化語彙與雕刻技藝得以傳承延續。
-
19.
- 標題:
- 光復馬太鞍-守護馬錫山下的珍珠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回溯百年以前,馬太鞍濕地屬於當地阿美族部落的公共生活區域,族人可在此自由捕魚、開墾或採集野菜,各取所需、適量取用,維繫著人與人、人與溼地間的和諧平衡。期待在族人與旅人的攜手維護下,能讓這顆馬錫山下的珍珠恆久璀璨、熠熠發光。
-
20.
- 標題:
- 石門嵩山-百年梯田 千歲米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嵩山水梯田的開闢歷史,與生活於北部地區老梅社的凱達格蘭族人繫有淵源。當地族人蒐集大屯火山群生成的堅硬安山岩,層層相疊砌為田壟,種植蕃薯、蕃秈等糧食;漢人移居此地後,便建立於既有的田壟基礎上,再行補強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