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06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6秒
-
51.
- 標題:
- 高雄市甲仙鄉大田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大田社區擁有百年平埔文化及廟宇文化,社區理事長張琪大力推動文化創新,除以嘉年華會等形式,讓更多年輕世代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更結合巧手工藝坊,培力高齡婦女,獲得創業機會與就業技能。
-
52.
-
53.
- 標題:
- 臺東縣關山鎮崁頂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由於崁頂社區屬於封閉型社區,正適合發展以綠色環保為訴求之部落社區旅遊,結合傳統原住民文化及工藝,當地農產品,發展以綠色環保為訴求之低碳部落旅遊,開發出大米小米打獵去活動。
-
54.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火車小鎮生活風景帖三義鄉勝興鐵道沿線環境改善工程臺鐵舊山線從苗栗三義蜿蜒至臺中后里,一路穿山越嶺,共經過2座車站、2座花樑結構鐵橋與8處隧道,都是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珍貴人文工藝。
-
55.
- 標題:
- 嘉義.新港.板頭社區 重返童年夢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剪黏、交趾陶是臺灣寺廟建築極具特色的工藝藝術,而發源地就在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對內,環境空間持續精緻化,對外,希望吸引愈來愈多青年工藝師、青農加入陣容,朝「全區無毒有善耕作」、「交趾藝術全臺化」兩大方目標向繼續努力。居民充滿信心:「結合地景、工藝、有機種植,我們要成為串連文化、農業與工藝傳承的溫暖小鎮!」出處:水土保持季刊 第37期
-
56.
- 標題:
- 大雪山竹工藝 與環境共存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大雪山竹工藝 與環境共存資料來源|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竹子具有「雪壓不倒,就連穿越溪流時的過水便橋也就地取材以孟宗竹搭設,無所不在的竹工藝,刻劃了極具地方生活歷史和自然環境共生的風采。近年當地居民除了收成孟宗竹筍之外,也積極復興竹工藝產業,運用淘汰的竹材製作成公共設施,如竹涼亭、竹橋、讓建築與環境永續共存,讓清雅優美的竹構工藝重返日常生活。當夏日山風穿過竹間拂面而來,自然沁涼、無比舒泰。大雪山竹工藝 與環境共存
-
57.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構築從種植、加工到販售的一條龍生產鏈,更為居民與遊客開設500多堂環保柿染、紙糊花燈工藝、剪黏等文化工藝課程,還有柿子冰棒,以及柿子化妝水、保濕乳液、乾洗手等,立下國內柿餅產業的標竿。
-
58.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為分享山村精彩生活,不定期舉辦農之驛據點、小農市集、名鋤擺桌等活動,串聯區內店家及農場,結合藍染、柴燒仙草、森林瑜珈等在地工藝、文化及生態導覽體驗,吸引遊客上山來邊玩邊吃邊買,玩它個樂不思蜀、不盡興絕不回家!
-
59.
- 標題:
- 梅山瑞里-紫戀瑞里綻浪漫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在紫藤完整攀附前,設計上先行導入在地傳統竹編工藝元素點綴穹頂,下方搭配社區精心布置的茶席與椅條,自成一方自適快意的山中樂園。
-
60.
- 標題:
- 苑裡山腳-尋覓風中藺草香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傳統藺編文化苗栗苑裡山腳社區見證了臺灣藺草工藝產業的興衰面臨傳統手工藝技術傳承的斷層與消逝山腳社區開始積極投入各項文化復興工作搭配改善後的體驗區與休憩場域重新牽繫人與土地的深厚情感,苑裡當地有近九成女性熟稔藺編工藝技術,精湛的手藝,不僅撐起了家庭生計,也編織出了精采的人生故事。1970 年代後,臺灣工業化快速發展,勞力密集的藺編工藝產業被大量、廉價且能自動化生產的塑膠製品快速取代,加上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廉價的竹編工藝品傾銷,重重地打擊了苑裡藺編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