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3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1秒
-
1.
- 標題:
- 花蓮玉里|春日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織羅部落) 以電影《看見台灣》中的巨大稻田腳印為人所知近年除積極推動特色農業旅遊,也攜手整理鱸鰻潭秘境營造環潭步道及林間步道,倏忽轉進狹窄的鄉間小路,彎道盡頭,心形的鱸鰻潭前臨稻田、背靠青山,綠水倒映高矮樹叢,因風吹拂而模糊擺盪,步道制高點有一處觀景台,可用360度無死角視野,將山林、稻田及鱸鰻潭等景觀收入眼底。現今的織羅部落有傳遞食農及友善耕作理念的「稻田腳印餐桌」,有介紹阿美族傳統狩獵文化與工藝精神的「祖靈的足跡」園區,更增添結合生態觀察、環境教育及低碳旅遊等永續理念的「
-
2.
- 標題:
- 苗栗公館|仁安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6
- 內容:
- 仁安聚落坐落山丘與平原交界處,公館唯一的水源動脈穿龍圳-其山幹線及北幹線於此交會,灌溉廣達百公頃的畦畦稻田,養育家族世代。福菜多、稻田多,仁安社區的老人也不少。根據統計,當地老年人口高達22%,高於全苗栗4 個百分點。
-
3.
- 標題:
- 臺中霧峰|六股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6
- 內容:
- 蒼綠色的綿延山脈便捱得愈近,一畦畦黃綠色稻田快速變換,從灰白色的房舍間透出溫暖的大地色彩。過程中社區也與農村水保署及屏東科技大學共同合作,於稻田豎立高6公尺的猛禽棲架,運用生物防治方法,時至今日,霧峰地區的友善稻田耕作面積已擴大20倍之多。守護稻田與農民的黑翅鳶,也成為當地火紅的品牌代言「鳥」,是友善耕作、安全安心的最佳保證。前方綠草如茵的景觀花臺則結合背靠座椅,提供歇腳小憩的分享空間;友善稻田的生態故事,也化作老鼠斟酒、黑翅鳶棲架等各項雕塑,為農會酒莊更添生動趣味。
-
4.
- 標題:
- 臺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金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臺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啟動了一場歷時半年的社區會議,每週2次聚集討論社區的未來發展,這一系列的會議凝聚了居民的心念,也讓萬安社區自此保有那令人著迷、一望無際的稻田。
-
5.
-
6.
-
7.
- 標題:
- 新竹新埔|南平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高低錯落的稻田依傍著太平窩溪,溪畔坡地的果園裡,陽光照射在枝頭鼓脹的土黃色套袋上;戴著斗笠的農人,正悉心照料著一棵棵結實累累的梨樹。
-
8.
- 標題:
- 花蓮玉里|東豐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示範區場域面積雖然不大,但將稻田大小控制在社區可教學管理的範圍,將種植技能、輪流休耕等季節觀念融入其中,再透過插秧、田間管理等體驗活動呈現。而泥巴踩踏翻攪後散發的清新氣息,也從縱谷平原一畝一畝的稻田裡蒸騰而上,將旅人與萬物推向柔軟的雲層之中,與回春甦醒的水田一起流動,帶來純淨的療癒與感動。
-
9.
- 標題:
- 花蓮玉里|春日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最主要的栽種農作又以《看見台灣》電影中出現的大腳印稻田而聞名社區結合地景意象、翻轉荒地打造「祖靈的足跡」開放場域透過會呼吸的土地,帶領旅人在織羅的大腳印稻田,了解作物從種植到採收的歷程,感受大地孕育的食材原味,品嚐充滿靈魂的大地餐桌盛宴。透過大面積的植栽與植生復育,結合稻田腳印餐桌意象,打造兼具體驗機能與生態保育的「會呼吸的土地」。
-
10.
- 標題:
- 臺東縣東河鄉 尚德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為了農業生產的需求, 社區採取生態工法修建阿美族人的百年水圳,改善田間灌溉系統,為香草和水稻田供應清潔的灌溉用水,而砌石工法所形成的孔隙更提供河蜆、平頜鱲(溪哥)多樣的棲地,使得生產、環境互蒙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