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竹新埔|南平社區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新竹新埔|南平社區

梨鄉裡的綠色農場

新竹新埔|南平社區

新竹新埔有將近七成人口從事農業耕作
南平社區更有「新竹梨鄉」的美稱
由荒地翻轉重生的綠色農場
結合綠色照顧、食農教育、農村體驗等機能
串聯在地旅遊軸線,展現產業新價值

新竹新埔|南平社區

純樸農情、連綿山園, 沿著蜿蜒的道路爬坡上山。高低錯落的稻田依傍著太平窩溪,溪畔坡地的果園裡,陽光照射在枝頭鼓脹的土黃色套袋上;戴著斗笠的農人,正悉心照料著一棵棵結實累累的梨樹。客家先民移入新埔地區開墾至今已超過200 多年歷史,由於新埔地理上的封閉性,有將近七成人口從事農業耕作,也保留濃厚的客庄文化氣息。

神農大帝庇佑的梨鄉

新埔為新竹水梨生產的重鎮,其中的南平社區更設置有水梨專業區,經過細心照顧、品種改良及技術輔導,加上當地150 年歷史龍天宮五穀神農大帝的庇佑,南平所出產的水梨多汁脆甜、口感細緻,更以「神農梨」品牌故事打響口碑。

2014 年南平參與農村再生後,除積極投入花鼓等客家文化的傳承,也陸續整合信仰文化與招商小農,以「心中有梨( 你)」為主題,舉辦各式水梨促銷活動,串聯鄰近的大墩山休閒農業區資源,發展食農結合行旅的友善農村旅遊體驗。帶領旅人漫步聚落,樂當一日梨農,感受梨產業文化的熱情與魅力。

綠色農場 全齡樂活

綠色農場涵蓋菜園、綠地、生態池及休憩平台等設施,亦運用廢棄木材結合居民創作裝置藝術

前往大墩山休閒農業區的路途上,轉過趨於直角的彎道,一片豁然開朗、生機鬱鬱的平坦台地映入眼簾。這裡過去是一塊未經整理的荒地,僅有幾處菜園零星散落,外圍芒草荒亂叢生,十分可惜。

為了串聯農村體驗旅遊軸線,營造多樣性的田園地景,南平社區於是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的協助,融合文化傳承、生態平衡與環境永續面向,打造與土地共榮共存的綠色農場。

生態池

農場外圍原有每逢雨季便易於崩落的邊坡,首先導入傳統砌石工藝進行修復。石材依粒徑分類後,由下而上、由大至小,搭配「六圍砌」工法逐層疊砌。砌石護坡的塊石間雖緊密排列、但仍保有空隙,有助排水及維持表土活性,同時發揮保護坡趾的重要功能,也展現傳統農業地景的和諧美學。

沿著石板小徑走進農場,塊狀分區、高低不同的菜園設計,搭配栽種四季主題性農作,營造出豐富且趣味的菜園地景。而農場內的四個生態池及鄰近的野溪,則藉由漿砌石靜水池及縱橫交錯的漿砌石溝,發揮水資源循環的多元運用,不僅可充分用於農業灌溉,提供鄰近次生林生物汲水,還能發揮「藏水於農」調節效益。

休憩平台

綠色農場除了結合南平及北平社區的長照據點,讓社區長輩可透過園區內的勞動強身健體,作為社區供餐料理的食材來源,是鄰近的北平國小及華德福國小最佳的戶外食農教室。

在導覽老師的帶領下,搭配生態池、生物解說牌、可食性植栽等各項設計,以及砌石邊坡、下田的田埂小徑等傳統農業地景的傳承與復舊,不僅使學童能在安全的食農場域裡完整學習,也帶領他們重新回到阿公阿嬤們曾走過的那條田埂路,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傳承祖先與土地共生的智慧。

結合休閒農業區遊程,發展食農教育活動

跟著飛舞的蜻蜓躍上邊坡旁的觀景台乘乘涼、歇歇腳。過去的老舊的平台也經過重新修繕、油漆處理,成為體驗時休憩停留及教育解說的舒適場域。乘著涼風,望向腳底下療癒的廣闊田園,充實、踏實的滿足感從心底滿溢。

從食農、共享、回饋到認同,綠色農場串起的不只是食農體驗的旅遊軸線,也重新連接在地人與人、人與土地間的緊密情感,在與自然共生的客庄梨鄉中,默默耕耘一片充滿歡笑的新天地。

旅讀路線:由大墩山休閒農業區沿竹13鄉道往南行駛,至南平路直角轉彎處,綠色農場即位於左手側(導覽體驗請上大墩山休閒農業區FB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