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15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2
依照
排序
  • 1.
    題:
    澎湖縣湖西鄉湖東社區(銅牌)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5-01-10
    容:
    近年來,社區產業從一級到四級有系統的推動,生活亦導入農業創生思維,從半農半漁到青銀共創,達到社區永續發展,並積極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致力吸引青年回留,鼓勵創新,實現青銀共創的美好願景。
  • 2.
    題:
    屏東縣枋寮鄉新龍社區(銅牌)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5-01-10
    容:
    於103年開始投入農村再生計畫,近年透過多元化經營成功轉型,憑藉其豐富的漁業資源,吸引眾多遊客,拉近了國人與國產魚之間的距離,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實現青銀共融的理想。
  • 3.
    題:
    雲林縣古坑鄉華南社區(金牌)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5-01-10
    容:
    近年社區以生態、友善環境為主軸,善用都市轉譯農村美學、包裝行銷在地產業並創造佳績,且在社區教育、醫療及老人福利措施深耕,營造青銀共好的居住環境。
  • 4.
    題:
    源泉故事屋 八堡圳頭的社區小情歌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小農產品、手作雜貨,同時也規劃推動社區遊程,每週一到五邀請社區長輩擔任「不老店長」,為遊客細說社區當年,讓小小的故事屋成為青銀共濟、居民與遊客樂於聚集交流的所在。
  • 5.
    題:
    桃園大溪|內柵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有機友善育新機桃園大溪|內柵社區位於桃園大溪的內柵社區為北部三大有機聚落之一透過有機耕作、文化傳承、綠色照顧等方式發展農業多元面向同時開拓各項食農教育與農事體驗活動攜手社區青銀族群與旅人共創,孕育土地新生機 大溪早期拜大漢溪河運便利之賜,舟船雲集、商賈川流,自古便是重要的河港貨物集散地。
  • 6.
    題:
    花蓮玉里|東豐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青銀共創 種下永續希望利用耕種區與溝底間的高低差,魚稻共生示範區可依不同季節階段調節水位。
  • 7.
    題: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2009年當地首先推動十年生態復育計畫,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一同合作成立成龍濕地三代班及成龍偵探社,帶領幼青銀三代參與環境教育及社區營造,朝向生態觀光面向邁進。
  • 8.
    題:
    屏東地區|可可產業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泗林衛生室以當地可可產業推廣基地的角色,推動社區青銀共創、學校食農教育、國際旅客接待等活動。
  • 9.
    題:
    臺南市後壁區無米樂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臺南市後壁區無米樂社區青銀共創 農村永續無米樂由「以稻為師」的精神出發,透過米的循環利用與在地農會合作,進行土壤及稻作改造,成立無毒稻作區,積極發展友善耕作,
  • 10.
    題:
    屏東縣枋寮鄉新龍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此外,社區更著手營造高齡社區友善生活場域,提供長輩休憩且兼具生態永續的環境,落實青銀共學也導入以食漁教育為核心的漁村導覽遊程,悠活在「樂漁、慢漁、食漁」。
1 / 2 頁 , 共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