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口湖成龍-風起成龍與海共舞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雲林口湖成龍村因早年大量抽取地下水及海水倒灌
導致村內大面積土地成無法耕作運用的濕地
在社區居民、觀樹教育基金會及各單位攜手投入下
以藝術為媒介共同凝聚想法與力量,引動青年回留、改變社區

步道底下的植生恢復後營造為昆蟲棲地,成為鳥類的盛宴餐桌

「以前老人家都說那些『鳥窟仔』裡面有鬼, 要是太靠近, 就會被拉下去喔!」
1986 年8 月,路徑詭譎的怪颱韋恩由濁水溪口登陸,引發嚴重海水倒灌,位居「風頭水尾」的成龍村因引水不易,長年抽取地下水灌溉,導致地層下陷使海水積於窪地、無法排出, 淹沒成龍村廣達170多公頃的農田、祖墳和家產。屋漏偏逢連夜雨,隔年養殖草蝦產業遭遇病變,再加上1996 年賀伯颱風的摧殘,青壯人口陸續出走,成龍村「桑田變蒼海」的景象也趨嚴重。

鄉間小路上,社區導覽員正在為一群國小師生介紹成龍社區的文化故事。2009年當地首先推動十年生態復育計畫,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一同合作成立成龍濕地三代班及成龍偵探社,帶領幼青銀三代參與環境教育及社區營造,朝向生態觀光面向邁進。

風起,用藝術連結再生

在地蚵殻農廢除用於營造鋪面及透水層,也用於創作圍籬裝置

隔年,邀請美國著名裝置藝術家艾婕音女士(Jane Ingram Allen) 共同策畫,以徵件方式集結國內外藝術家,創作融合地景與自然素材的藝術作品。期盼能透過藝術建立村民自信,進而欣賞並喜愛自己的家鄉,也自此揭開連續10 屆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序章。

藝術節推動初期,老一輩多不看好,大部分村民也抱持著好奇觀望的心態,直到經歷九橋、水核心等藝術作品的創作和修復,才逐漸誘發作品與村民間的互動。2016 年,村民首度自發組團參與提案,共同完成「連結」和隔年的「再生」兩項地景作品,引發熱烈討論和觀光熱潮,進而凝聚了居民對成龍村的認同與向心力。

堆疊,與土地和諧共生

成龍之丘融入原址裝置藝術「九橋」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象

位於濕地東南方、七星崙第四座土壠上的「成龍之丘」,以社區青年與駐村藝術家賈斯廷(Justin Tyler Tat) 所創作的兩處大型地景裝置藝術為核心,是近年社區為增加休憩節點、提升導覽機能,在農村再生協助下所增闢的特色場域。走進入口迴廊、抬頭仰望,可見一顆顆如燈籠般隨風搖曳的彩色浮球,還有兩旁由上而下懸掛、發出清脆打擊樂聲的蚵殼圍籬,則是基金會與居民運用社區海廢及農廢材共同創作,呼籲大眾關注環保議題的小巧思。

靠近聚落一側順應地形,以仿枕木石板與塊石交錯排列的平面棧道,加上寶特瓶回收綠建材所搭建而成的架高木棧道為主要動線。搭配圍繞Cage 籠作品外緣就地取材利用廢棄蚵殼覆蓋的鋪面,整體構築為兼具散步休憩及涵養地下水源功能的生態入滲區,從土地上復育快速的蘆葦叢,還有一旁枝葉茂盛、鳥語宛轉的苦楝樹林,便能一窺其效益。

沿著碎石步道步行至鄰近濕地的成龍之丘西側,便來到可供賞景及辦理餐食活動的多功能廣場。總面積廣達171多公頃的成龍濕地,廢耕後成為濕地植物與水鳥渡冬的絕佳樂園,除了在2019年正式被納入國家重要濕地,更連續多年觀察突破百隻的黑面琵鷺前來棲息。

上圖為:場域採地面矮燈及防眩光處理的燈具,兼顧安全、生態並降低光害影響。下圖為:結合社區青年料理─鹽之有物餐桌計畫,運用里海食材,推廣在地農漁產業。

在廣場與Avialae 鳥翼作品外圍,設計有上下兩階層的弧形觀景平台,下層涼爽遮蔭的迴廊,坐落於鬱鬱草坡,由社區共同創作的文蛤、白蝦、虱目魚等漁產泥雕彩繪飛躍牆上,娓娓述說成龍村與海共生的產業文化故事。秋冬兩季,從迴廊裡低矮的賞鳥窗向外遙望,便能近距離觀察濕地上紅嘴鷗、黑腹燕鷗、赤頸鴨等鷗科、鷸科與雁鴨科候鳥們忘情覓食的可愛芳蹤。

黃昏時分,沿著平緩的木棧道行至上層,欄杆旁的「鹽之有物-濕地夏季餐桌」,是成龍居民利用在地食材和社區手路菜設計的精緻化套餐,以鹹味海風與海水為調味,搭配精心設計的擺盤及濱海植物點綴,讓人置身宛如地中海的日落,口腔裡卻是充滿鹹、鮮、甘、香滿滿「海口味」的獨特體驗。

2020 年國際環境藝術節雖因疫情停辦長達兩年,卻也讓社區和基金會重新思考活動的初衷和本質,以「社區共好」的理念重新出發,持續推動長青食堂、環境藝術市集、生態監測、建構高腳屋、成立於漁產直營產銷平台等工作,用團結讓更多旅人看見成龍再生的力量。

旅讀路線:可由成龍集會所出發沿雲131線、雲144 線漫遊社區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