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1,49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02
依照
排序
  • 361.
    題:
    趣味Fun手作 屏東.楓港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交通資訊:搭乘高鐵至左營站,轉乘臺灣好行墾丁快線至楓港站下車後租乘自行車或轉乘公車到楓港社區。
  • 362.
    題:
    好食臺灣味 花蓮:豐山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好食臺灣味 花蓮:豐山豐山社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中央山脈下,60年代因為發現蘊藏臺灣唯一的玉石礦脈,採礦人潮大量湧進,旅店、商家、飯館林立,是當時花蓮最富裕的「東部小九份」。好食臺灣味 花蓮:豐山
  • 363.
    題:
    好食臺灣味 高雄:永安新港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好食臺灣味 高雄:永安新港夏天到漁村玩什麼?甫奪得金牌農村的高雄市永安區新港社區打出「知魚、食魚、識魚」創新口號,以推廣食魚教育、好食臺灣味 高雄:永安新港
  • 364.
    題:
    島編有潮事 打草鞋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島編有潮事 打草鞋資料來源|水土保持局農村建設組臺灣盛產稻米,民間常將稻草、稻稈曬乾後,編成草繩捆綁運送物品,做草垺覆蓋在菜畦上避免蔬菜凍傷或水分蒸發,蓋茅草屋、編草鞋、當灶腳火種或給牛隻當糧食⋯⋯充分展現「相較於臺灣本島稻草取得便利,澎湖因地理與氣候條件無法種稻,但海島居民並沒有因此減少草材應用,只是用的不是稻草,而是將各地商船、漁船捆扎貨物的草繩拿來再利用,
  • 365.
    題:
    北|桃園.龍潭.大北坑社區 山丘上的茶金歲月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江增平是唯一留在家鄉的茶農,一邊堅守茶園,一邊加入農村再生,努力帶動茶農復耕,以「椪風茶」、「龍泉茶」再度名列臺灣名茶之列,不僅發展出採茶、製茶等農業體驗活動,融合茶滋味的客家菜也是有口皆碑。
  • 366.
    題:
    中|苗栗.三義.雙潭休閒農業區 距海平面最近的雲海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雙潭休閒農業區 距海平面最近的雲海眾所周知,苗栗縣三義鄉是馳名國內外的「木雕之鄉」,內行玩家更懂得要往·130縣道走,公路上的雙潭社區是臺灣桃、李、薑、高接梨的大產區,遍佈多種特色休閒農場,農產多元、生態豐富,春夏之際,油桐花、螢火蟲季相繼而至,
  • 367.
    題:
    中|雲林.口湖.金湖休閒農業區 尋海味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金湖休閒農業區 尋海味雲林是臺灣最大食材發源地與產地,無處不是發展食農教育的理想場域。例如第一鰻波的鰻魚御飯糰,好蝦冏男社的捕蝦撈蝦,馬蹄蛤主題館摸蛤活動,海中寶的酒烤烏魚子、興義軒休閒園區的釣蝦釣魚BBQ、臺灣鯛的食魚體驗教學等。
  • 368.
    題:
    東|臺東.關山.電光社區 無處不美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傳說日治時代,就連吃遍臺灣好米的日本天皇吃到產於電光部落的米飯,也為之驚豔。
  • 369.
    題:
    2022建築園冶獎大賞─新化林場友善里山環境場域改善工程(臺南分局)
    資料來源:
    水土保持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1907年,臺灣總督府指定臺南大目降礁坑子、廣儲東大坑尾近500甲為查定山林原野地為水源涵養林,1920年再核撥340多甲山林地作為臺南演習林(這處林場為鹽水溪水系及虎源溪發源地、虎頭埤水庫集水區,是臺灣唯一低海拔亞熱帶林場,並擁有全臺最大的桃花心木林,昆蟲、鳥類、哺乳類資源豐富,植物種類也高達400種以上。
  • 370.
    題:
    2022建築園冶獎大賞─牡丹鄉麻里巴文化生態走廊改善二期工程(臺南分局)
    資料來源:
    水土保持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麻里巴是全牡丹鄉面積最小的部落,但位於部落中心的這片廣闊濕地,卻蓬勃生長著台灣水韭、水社柳、水毛花、紫蘇草、四角藺、菲律賓穀賓草等多種植物,植物發達的根部深入沼澤泥地,莖葉密集覆蓋水面,此地除了是野薑花的故鄉、全台最大的水社柳族群之外,還是東台灣赤腹鷹與灰面鵟鷹過境的重要路線,專程遠來也值得。
37 / 149 頁 , 共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