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608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6
依照
排序
  • 151.
    題:
    苗栗竹南|海口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由長青之森、親子之森及假日之森等景點所串連而成的竹南濱海森林遊憩區,是旅人與居民運動健行、生態觀察、騎乘自行車與欣賞海濱風景的好去處。
  • 152.
    題:
    南投魚池|澀水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後在農村再生計畫的協助下,地主夫妻慷慨捐贈土地,並由社區居民及生態領域、產業旅遊、景觀專業與無障礙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改造,進而改善優養混濁的水體與閒置環境,成功轉型為兼顧生活、生態及在地產業體驗活動發展的樂活公園。
  • 153.
    題:
    南投埔里|珠仔山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為了讓整體空間有更好的運用,透過農村再生的協助,整合國產署、生態專家、社區居民等單位共同協調討論,以「樹是主角,人是配角」的劇本,著手投入老樹生態園區的改善。多元空間 賦予新使命原有園區內廢棄的貨櫃經由修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營造為珠仔山社區的惜食小站,讓當地居民可將農作或食品相互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未來也將規劃設置陶燒窯、銀髮商品選品店,為社區「老寶貝」提供創新創意的服務。
  • 154.
    題:
    苗栗三義|雙潭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雙潭社區的戶外活動點散落於天后宮、遊客中心廣場等各處,空間狹小、時常面臨人車爭道的窘境,成為了居民及旅人參與雲火龍節、木藝體驗等活動的阻礙。 木藝產業休憩區延續了雙潭社區的技藝傳承,居民樂業、旅人宜遊,讓珍貴的雲火龍民俗活動得以持續深根、淵遠流長,也讓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再次看見慢城裡深厚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底蘊。
  • 155.
    題:
    臺南後壁|頂長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在當地居民及各單位的攜手創造下,頂長社區現有江水伯公園、財源藥草公園、粕面宋江公園及長短樹公園共4處的休憩據點。
  • 156.
    題:
    臺中外埔|六分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熱鬧的販售空間由八間小店面組成,提供在地居民及小農販售手沖咖啡、新鮮農產和特色農村美食;寧靜的育成空間則提供回鄉青年一個腦力激盪、揮灑創意的工作室,以傳統米食、釀酒技術等地方文化特色為基底,
  • 157.
    題: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地下水及海水倒灌導致村內大面積土地成無法耕作運用的濕地在社區居民、觀樹教育基金會及各單位攜手投入下以藝術為媒介共同凝聚想法與力兩項地景作品,引發熱烈討論和觀光熱潮,進而凝聚了居民對成龍村的認同與向心力。還有兩旁由上而下懸掛、發出清脆打擊樂聲的蚵殼圍籬,則是基金會與居民運用社區海廢及農廢材共同創作,呼籲大眾關注環保議題的小巧思。沿著平緩的木棧道行至上層,欄杆旁的「鹽之有物-濕地夏季餐桌」,是成龍居民利用在地食材和社區手路菜設計的精緻化套餐,以鹹味海風與海水為調味,搭配精心設計的擺盤及濱海植物點綴,
  • 158.
    題:
    臺南官田|大崎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因應當年水庫開發需求,多數居民遷居於現址,種植芒果、柳丁、龍眼等作物營生。畢業後的林建叡時常回到社區,除了輪值當閱讀志工,也與居民共同討論社區的發展方向。協助在地產業發展的同時,林建叡及羅婉慈同樣重視在地居民生活面的實際需求。至於早年由南藝大學生所營造的彩繪牆、旋轉木馬等社區公共藝術作品,也在居民的期盼下原地保留,透過重新上漆、更換材質等方式補強修復,重現往日居民與學生共創的珍貴回憶。
  • 159.
    題:
    茶筍無敵:小半天休區+小半天風味餐坊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雖然是多山少平原的地理環境特性,但幾百年來,居民在此種稻、採筍、種茶,發展出43家合法民宿與13家餐飲業者,曾獲選「全國最美麗社區」,更以兩大產業居全國之冠:茶苗年產量約1000萬株以及全國面積最大銀杏造林100公頃。
  • 160.
    題:
    北部線:茶山飄暖香 大北坑散散步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茶山飄暖香 大北坑散散步大北坑休閒農業區大北坑位於桃園市龍潭區最西端、桃、竹交界地帶,是個幾乎「全村皆客家」的客家聚落,歷代居民在近300公頃的丘陵淺山間,以種茶為主業,日治時期就是龍潭製茶重要產區,為臺灣最古老的產茶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