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324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94秒
-
91.
- 標題:
- 泰安象鼻-凝聚象鼻新希望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重現部落百年風華象鼻部落是位在苗栗泰安的傳統泰雅族部落在族人與在地藝術家合作下融合泰雅族特色元素與在地工藝技術重新修復信仰基地、修築水圳並活化閒置空間達成維護文化、圖騰與生活元素, 教導有興趣、有資質的族人共同學習、創作藝術。由於泰雅原民語彙豐富多元,各地部落又因地方環境有所差異,在與屬澤敖利泰雅語群的象鼻部落族人及藝術家細心溝通後,執行團隊測繪適切尺寸、精準施作,確保圖騰使用的正確性。
-
92.
- 標題:
- 大樹統嶺-大佛背後的禪意花園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社區發展協會與居民自發積極努力,逐步推動社區振興工作,從最簡單的「彩繪陶版」著手,在居民攜手合作的過程中逐步凝聚向心力,期待打造生態、藝術與文化合一的樂活社區,留給下一代青年宜居好發展的生活空間。
-
93.
- 標題:
- 古坑華南-石梯田裡的生活哲學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穿越黃昏下燈火熠熠的竹風廊道,一旁閒置的草地經過整理,懸掛起各項裝置藝術作品,成為社區辦理展演活動的寬闊空間。
-
94.
- 標題:
- 北|苗栗.苑裡.山腳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臺灣藺草學會」,與山腳國小合作向下紮根, 將藺編課程納入二至六年級,同時與臺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陸佳暉合作出 版《紀錄.此外更致力打造社區成為青創基地、藺草產業國際藝術村,不僅要 立足臺灣,更要接軌世界舞臺,再現榮光。
-
95.
- 標題:
- 卑南溫泉-森林客廳大地為家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除了既有的建築場域,考量後續辦理展售、表演、遊客體驗等活動需求,也進一步拓展建置多功能迴廊、多功能活動廣場、地景藝術木平台、臺東紅藜裝置意象等體驗空間,為核心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石。
-
96.
- 標題:
- 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2022年跨國界新作 預覽指南時序進入冬季,波斯菊、太陽花之外,還有一個個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散置田間。有的細工繽紛,有的豪氣奔放,像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自然巨作,大地餐桌、食農教育等,「縱谷大地藝術季」是活動的一環。以花東縱谷為背景場域,邀請各界現代藝術家進駐農村社區,與居民互動,向大地汲取靈感,將自身的觀察與體驗化為在地創作,用「「縱谷大地藝術季」今年邁入第四年,邀請到英國、韓國、土耳其、香港等四位國外藝術家,以及6位臺灣藝術家駐地創作,
-
97.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水土保持局與成龍社區發展協會、觀樹教育基金會跨域合作,以濕地為平台,打造「藝術入海」的壯闊景致。
-
98.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連隔著臺一線、安寮溪畔的長安社區近年也喚起關於米食復興以及環境、生態、人文、藝術的覺醒,改造第一步,就是整治廢棄已久、散發惡臭的農塘蓄水池。遊長安社區,可以走進已改建成社區柑仔店的金紫戲院,感受老戲院的新變身,參觀在地藝術家嘔心結晶的空相美術館,還可以一路連結到後壁著名的米食料理與稻米產業文化,體驗製作米苔目、古早菜粿及稻米文創DIY的樂趣。
-
99.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4-10-22
- 內容:
- 署攜手高雄市梓官區赤崁、赤西社區、學校單位及知名藝術家劉國滄老師、在地藝術家余嘉榮、范書滄、范智欽等人,共同創作地景藝術。這是繼臺南市七股區羽堤生態漁場的「勇敢的樹」及將軍區馬沙溝北航道的「魚韻」兩處地景藝術裝置後的第三座,串聯南部地區沿海軸線並打造區域軸帶性的新亮點。此次包括透過赤崁、赤西社區「綠色美學共識營」凝聚地方力量,及舉辦由藝術家主導的「藝術共創工作坊」,展現梓官區赤崁、赤西社區藝術、人文及資源產業的獨特魅力。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