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塘畔的「食」踐盛宴 臺南市後壁區長安社區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240
埤塘畔的「食」踐盛宴
臺南市後壁區長安社區


日食三餐,各有所好,對臺灣人來說,共同的美味關鍵,就是米。一碗米飯看似普通,要種得好吃,沒有數十年累積的老經驗,談何容易。臺南市後壁區近年因紀錄片「無米樂」爆紅,不只拍攝地菁寮成了熱門景點,影響所及,連隔著臺一線、安寮溪畔的長安社區近年也喚起關於米食復興以及環境、生態、人文、藝術的覺醒,改造第一步,就是整治廢棄已久、散發惡臭的農塘蓄水池。
早期農塘是澆灌農作的重要水源,興建水庫後長期閒置,然而在極端氣候影響之下,農塘滯洪蓄水的功能再度受到重視。為了讓農塘重新成為動物們樂於覓食棲息的桃花源,居民循著原有風貌及生態維護理念,翻掘底泥曝曬殺菌,做為填土護坡的天然材料,護岸改採多孔隙的植草磚搭配碎石填充,池底搭配營造深淺水域棲息環境,再將活水重新注入埤塘。埤畔種植垂柳,提供乘涼遮蔭空間,埤畔以草地綠帶為分隔,環潭步道兩側保留原有喬木,搭配花姿優美的矮仙丹及木芙蓉,營造複層式的視覺景觀效果。水面景觀採綠生態工法設計,放眼望去,水面上,人工浮島自然和諧、水面下,水生植物豐富茂盛,幾乎不見人工的水泥構造物遮擋,陸續觀察到蜻蜓、小鸊鷉、中白鷺、原生斑龜等多種生物復甦棲息的芳蹤,已是良好的濕地生態教育場域。

遊長安社區,可以走進已改建成社區柑仔店的金紫戲院,感受老戲院的新變身,參觀在地藝術家嘔心結晶的空相美術館,還可以一路連結到後壁著名的米食料理與稻米產業文化,體驗製作米苔目、古早菜粿及稻米文創DIY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