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14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50秒
-
31.
- 標題:
- 苗栗竹南|海口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調節中港溪額外水量及表面逕流排水;一方面也透過農村再生的協助,針對昔時曾為垃圾掩埋場的空間,進行整合、活化與改善,營造休憩及友善生態兼具的特色場域。
-
32.
- 標題:
- 南投魚池|澀水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位於漫心湖旁的多元活動區,也結合澀水在地的紅茶特色產業,著手辦理製茶、揉茶等各項大地茶席文化體驗。透過生態導覽、電輔車兜風、特色紅茶體驗及森林步道探訪等遊程,展現在地百年以來自然、產業與人文特色交織而成的美好。
-
33.
- 標題:
- 臺南後壁|頂長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忠義雙全 飛躍紅磚牆有別於他處,長短樹宋江陣以「粨面( 又稱打面、拍面)」為最大特色,陣員身著白衣紅褲、彩繪面譜,裝扮為水滸傳故事裡的各路人馬,發揮威震敵人、掩飾身分的作用。粨面宋江陣流傳至今已有近150 年歷史,不僅是臺南珍貴的文化技藝,更是國內少數的特色藝陣之一。
-
34.
- 標題:
- 花蓮玉里|春日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部落從既有的慣行農法,逐漸轉型為友善有機的耕作,同時也積極傳承金多兒筍(Kingtol)、葛鬱金(Alida) 等傳統原鄉特色作物產業。
-
35.
- 標題:
- 苗栗卓蘭|壢西坪聚落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顯露當地坐落於大安溪深谷西側溪畔、平坦的河階臺地特色。以早年的柑橘產業為起點,延伸發展香草花卉、高接梨、小番茄、芭樂、草莓、蔬菜等農作,回頭綜觀整個大安溪流域,順應各地風土學特色,下游的苑裡致力於友善藺草田復育、復刻藺編工藝;中游的三義以木雕工藝聞名全臺,近年則結合香茅與有機稻產業,總計由18 位藝術家,展出15 件充滿在地特色的藝術作品。壢西坪藝術聚落在返鄉青農、青年團隊與設計師們的打點下遍地開花,農村體感藝術季亦成為中苗地區指標性的藝文活動,
-
36.
- 標題:
- 臺中外埔|六分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熱鬧的販售空間由八間小店面組成,提供在地居民及小農販售手沖咖啡、新鮮農產和特色農村美食;寧靜的育成空間則提供回鄉青年一個腦力激盪、揮灑創意的工作室,以傳統米食、釀酒技術等地方文化特色為基底,拓展產業未來發展的多元性。
-
37.
- 標題:
-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Justin Tyler Tat) 所創作的兩處大型地景裝置藝術為核心,是近年社區為增加休憩節點、提升導覽機能,在農村再生協助下所增闢的特色場域。
-
38.
- 標題:
- 臺南官田|大崎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鄰近古厝整理後不易維管的環境,亦融入當地建築特色,利用古樸的紅色陶磚鏤空疊砌為矮牆,讓聚落整體空間視覺感更為和諧一致。
-
39.
- 標題:
- 屏東地區|可可產業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東片村,鹽埔鄉洛陽村,以及高樹鄉的廣福村等主要可可產地,進一步結合體驗場域及周邊社區進行環境營造加值,使可可莊園更具識別特色,也讓產業地景更加完整全面。
-
40.
- 標題:
- 臺東地區|紅藜產業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由在地農村社區主導,邀集相關公部門單位參與,共同討論在地特色產業的發展方向。午餐時段,可以到餐館品嚐紅藜特色料理;離開前還能帶上幾包紅藜蛋捲和紅藜米乖乖,和親朋好友分享東岸旅行的喜悅。來到部落,則可以實地走進紅藜田聽導覽、學知識,還可以參與DIY 製作紅藜手工皂、包小米紅藜粽等各式紅藜特色食農遊程;紅藜也成為妝點社區活動及空間的裝置藝術,為場域更添豐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