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5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2秒
-
1.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5-01-15
- 內容:
- 由於野溪施工便道一遇到颱風豪雨就有遭到沖毀的可能,施工易受阻礙,因此透過溪水引流改道及半半施工方式,設置導水土堤,確實導離水流;工地屬河谷地形,容易產生風力集中加乘現象,
-
2.
-
3.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08
- 內容:
- 水土保持酷學校5大示範基地水保公民的養成練習臺灣是個多地震、多颱風的島國,加上全球氣候變遷,所面臨環境改變的衝擊更甚於其他國家地區。1996年賀伯颱風爆發土石流重創新中橫、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高雄小林村遭到山體大規模崩塌掩埋、2023年卡努颱風帶來超過1000毫米強降雨,使得南投縣仁愛鄉廬山地區幾乎被淹埋⋯⋯。
-
4.
- 標題:
- 阿夜溪五號壩上下游改善工程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08
- 內容:
- 3月柚花盛開、追香路跑活動結束之後,趁著颱風還未到、中秋尚早,村裡的文旦柚農一有空就趕緊檢視果園內外的排水狀況,撿拾落果斷枝,並進行病害防治,避免因積水而導致疫病感染。
-
5.
- 標題:
- 從荒山到綠洲 牛埔泥岩的新生之路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8
- 內容:
- 牛埔泥岩的新生之路臺南與高雄交界的丘陵地帶與臺東利吉綿延著一片世紀級的特殊自然地景——泥岩惡地,是全球唯一位於熱帶氣候區域的惡地地形,受到颱風、暴雨、地震等影響劇烈,侵蝕速率更甚各國。
-
6.
- 標題:
- 居安思危從小開始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展出內容更加入國家災防救科技中心提供的「災防示警學習體驗模組」,透過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資訊,以AR互動模擬面對颱風、地震、海嘯、土石流、降雨及空汙等災害示警內容及應變,展開環境、防災議題的思考與實踐,回應未來可能發生的任何災害。
-
7.
-
8.
-
9.
-
10.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前往舊山線勝興車站的民眾不再與車爭道,未再發生事故;沿線排水順暢,安然通過110年8月盧碧颱風長延時強降雨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