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47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99秒
-
31.
- 標題:
- 苗栗竹南|海口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過去鄰近濕地的石板步道,每逢汛期水位上漲便時常沒入水中,於是以建構韌性濕地設施為發想,順應地形修補基盤,再運用砌石工法,將石材依粒徑大小分類,由下而上、由大至小疊砌為平整穩固的卵石護岸。
-
32.
- 標題:
- 花蓮玉里|東豐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示範區場域面積雖然不大,但將稻田大小控制在社區可教學管理的範圍,將種植技能、輪流休耕等季節觀念融入其中,再透過插秧、田間管理等體驗活動呈現。
-
33.
- 標題:
- 臺東大武|大鳥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公路與建築間寬廣的空地,經重新規劃為完善的大小客車停車空間,並增加平坦的友善人行及無障礙動線;沿著曲折的階梯登上二樓不規則形狀的景觀立體平台,可以輕倚欄杆、放眼遠眺,將一望無際的海天視野盡收眼底;
-
34.
- 標題:
- 雲林縣古坑鄉華南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近年來,華南社區重新利用了廢棄的石梯田,打造成了華南國小的食農生態場域,透過各種大小的活動參與和觀察經驗,讓學童更深入地體驗物產的季節變化,而這些舉措旨在提供教育機會,讓孩子更好地了解自然環境和農作物的生長過程。
-
35.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三義雙潭休閒農業區是一個適合全家大小的旅遊景點,它讓您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學習和體驗農村的藝術和文化。
-
36.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預鑄單元模板為自行研發,可依現場地形或收邊需求調整大小。預鑄塊裡的孔隙提供植物生長與昆蟲、爬蟲類等躲藏空間,水面設置生態棲息管,提供生物棲息場所。
-
37.
- 標題:
- 硓咕石疊砌 「海底撈」的生活智慧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七美鄉高齡87歲的砌石牆師傅許陸選及湖西鄉78歲的老農許仁雄是少數擁有硓咕石疊砌技藝的耆老,從架設地基、測量水平、繞線、立基底到最後進行疊砌,工序繁瑣,加上硓咕石為天然素材,形狀、大小都不同,更是挑戰。
-
38.
- 標題:
- 好食臺灣味 花蓮:豐山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社區設計的夏季遊程以現代智慧溫室體驗導覽、生態養殖龍蝦體驗為兩大主線,搭配總鋪食農體驗、蓮花脆餅與蜆殼DIY,邀請大小遊客一起挽袖下田,親自體驗農務,多少辛苦與趣味,盡在其中。
-
39.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當地農民將八卦山區的廢耕荔枝園改種光臘樹,成功復育獨角仙,每年6至8月繁殖季節,樹上可見成群獨角仙圍繞吸食樹液,或是為爭奪伴侶而打鬥的刺激場面,成了愛好甲蟲的大小朋友近距離觀察獨角仙生態的超級秘境。
-
40.
- 標題:
- 卑南溫泉-森林客廳大地為家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穩紮穩打 先做基本功雜糧區域加工中心位於外溫泉區通往內溫泉的道路上,因環境雜沓、動線不佳,加上排水系統早已老舊損壞,每逢下雨便形成一處處蚊蟲孳生的大小水坑,是連當地人都不願親近的鄰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