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3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59秒
-
1.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5-04-28
- 內容:
- 相關圖冊 劃入:坡度分布圖(坵塊法及等高線法)、地籍圖、地段圖、山坡地範圍地段明細表、山坡地範圍劃入土地清冊及山坡地範圍劃入初 劃出:坡度分布圖(坵塊法及等高線法)、山坡地範圍劃出區檢討表、地籍圖、地段圖、山坡地範圍劃出土地清冊及山坡地範圍劃出初審意見表。 相關圖冊 1、 劃入:坡度分布圖(坵塊法及等高線法)、地籍圖、地 段圖、山坡地範圍地段明細表、山坡地範圍劃入土地清 2、 劃出:坡度分布圖(坵塊法及等高線法)、山坡地範圍 劃出區檢討表、地籍圖、地段圖、山坡地範圍劃出土地 清冊及山坡地範圍劃出初審意見表。
-
2.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4-10-24
- 內容:
- 有實測地形圖者 採坵塊法,無實測地形圖者採等高線 法。方法如下: 一、坵塊法: (二) 每方格(坵塊)各邊與地形圖 等高線相交點之點數,註於各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277 方格邊上,方格內平均坡度)(%), D h:等高線間距 (公尺), L:方格 (坵塊) 邊長 (公尺), n:方格內等高線與方格邊線交點 總數和。 π:圓周率 (3.14)。 二、等高線法: (一) 依地形圖上等高線之疏密程 度劃「坡度均質區」。
-
3.
- 標題:
- 3D實景設計專題演說1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主辦單位/執行單位: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治理工程科 課程目的:增進同仁於工程3D實景設計之概念,測量資訊平面圖/正射圖,等高線,路線設計(IP點),縱橫斷面,AC數量設計,之綜合應用,辦理本次課程。
-
4.
- 標題:
- 北部線:茶山飄暖香 大北坑散散步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為兼顧農耕與水土保持,農民將山坡地沿等高線闢成梯田,減少地表水及土壤快速流失,也賦予茶樹開闊穩健的成長空間。
-
5.
- 標題:
- 石門嵩山-百年梯田 千歲米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隨著太陽位置推移,日光在層疊的等高線上刻劃深淺不一的光影印記。大冠鷲盤旋於蔚藍的天空,斗笠下黝黑的面孔勤於農作,水田裡的青蛙悠閒緩慢地滑動,在波面捲起一絲波痕、
-
6.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4-03-01
- 內容:
- 需檢附基地拍攝地點位置及方向圖 11 環境水系圖 S≧1/5000 以像片基本圖套繪 12 開挖整地前、後等高線地形對照圖 以現況地形圖套繪 13 挖、填土石方區位圖 以現況地形圖套繪 14 開挖整地縱、需檢附基地拍攝地點位置及方向圖 11 環境水系圖 S≧1/5000 以像片基本圖套繪 12 開挖整地前、後等高線地形對照圖 以現況地形圖套繪 13 挖、填土石方區位圖 以現況地形圖套繪 14 開挖整地縱、橫斷面剖面圖 水平S≧1/1200 垂直S
-
7.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11-22
- 內容:
- 可按同筆土地內自然排水方向各坡度乘其所占面積之和 除以該筆土地總面積;有特殊情形,得採水土保持技術 規範第二十五條之坵塊法或等高線法,並經水土保持、 土木、水利、大地工程或測量技師簽證。
-
8.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3-11-09
- 內容:
- 「主崩崖」:室內以正射影像及等高線圖層輔助判別,記錄岩體滑動主崩崖之 崖高、崖寬,野外調查時以測量工具實測或目測參考地 圖等高線推估。其他 岩體滑動主崩崖坡面特徵如下圖所示,利用航照進行判釋並參考正射影像、等 高線等圖層輔助判別,野外調查時應修正或補充。 「滑動體」:利用航照進行判釋並參考正射影像、等高線等圖層輔助判別,野外 調查時應修正或補充。 B上段呈下陷:滑動體上段呈現下陷地 ,等高線分布如A。 C中段呈緩坡:滑動體中段呈現緩坡地 ,等高線分布如B。
-
9.
- 標題:
- 土石流潛勢溪流劃設作業流程與方法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3-10-25
- 內容:
- 地GPS定位位置與遙測影像及數值地形等高線(建議採用5公尺數值地形等高線),加以編 修流路位置及其長度。流路之劃設建議標準為: (一) 流路之上游以等高線作為劃設依據,當朝上坡彎曲之等高線計曲線(計曲線為等高距每 逢5之倍數之首曲線加粗標示,以便數計,故以5公尺數值地形等高線為例,兩條計曲 線之高差即為25公尺)連續三條以上,其轉折點兩側等高線之夾角小於九十度,且構 成區域之自然排水系統者,
-
10.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10-04
- 內容:
- 七、坡度分析應利用作業基圖上之等高線疏密度,原則採坵塊法(適用於未有地形均質區分布圖時),並得輔以等高線法(適用於已有地形均質區分布圖時)求得之坡度分布圖為研判之依據;參照作業基圖上等高線疏密度之分布情形,定其劃出區之天然地形境界線。 (二) 等高線法: 1.坡度以相鄰等高線之高差及其垂直線之水平距離計算求得,其公式如表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