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44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55秒
-
1.
- 標題:
- 宜蘭員山|同樂、雙湖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破損護岸則改以自然草坡與乾砌塊石疊砌構築,溝底採用粒徑較小卵石進行填補,塊石間孔隙通透,保留水生植物生長及蝦蟹昆蟲等生物棲息躲藏的空間。
-
2.
- 標題:
- 臺東金峰|嘉蘭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平臺則師法部落傳統砌石技藝,整地後先將石塊依大小分類,接著整齊且牢固地向上堆疊,石塊間保留的空隙除能發揮排水功能,也能作為昆蟲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體現人與森林、溪流及萬物共生的關係。
-
3.
- 標題:
- 花蓮富里|羅山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露營場經改善基地排水,修繕既有涼亭、欄杆及木平臺等設施,保留昆蟲棲息的廣大草地,如今已成為適合全齡活動的休閒場域。
-
4.
- 標題:
- 花蓮縣光復鄉大全社區(金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近年來,隨著農村再生的發展,社區積極推動濕地陸化及青年返鄉計畫,致力於生態保育與恢復,維護鳥類、蛙類、昆蟲、水生植物及保育物種的生長環境,打造一個兼具生態平衡與產業活絡的可持續發展願景,成績斐然,屢獲肯定!
-
5.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內容:
- 工程分期分區建造,第一期以生態觀察教育為目標,設置昆蟲屋、攀藤架、根系觀察箱,第二期以象徵友善自然農業的「降低86%構築材料碳排,加工構築生物巢箱與昆蟲觀察箱,透過家蝠大量取食昆蟲與昆蟲片利共生的習性,有助減少社區蚊蠅及農業害蟲的數量。原土回填,保留土壤中原有的蚯蚓、螞蟻族群,其中蚯蚓有固碳效果,利於植物生長。
-
6.
- 標題:
- 花蓮秋季農遊提案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內容:
- 清淨遼闊的養殖魚塭也吸引許多以魚貝類為主食的鳥類,如環頸雉、小燕鷗、大捲尾等鳥類前來覓食,由於沒有農藥殘害,加上社區居民努力復育,這裡也成了昆蟲、兩棲動物聚集的天堂,四季常見鳳蝶、黑翅螢、鍬形蟲、甲蟲,夏秋夜裡,小雨蛙復育區裡能聽見莫氏樹蛙、日本樹蛙、貢德氏赤蛙鳴唱不絕。
-
7.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4-11-09
- 內容:
- 社區季節性乾旱,在雨季就任其野花野草成為昆蟲的開心園地,但整體卻自成一個生態鏈,進入旱季正好將花草收來曬乾保存製作成青草藥浴包、複方花草茶…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