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324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0
依照
排序
  • 51.
    題:
    嘉義東石|洲仔、塭仔、港墘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成立後,更邀集居民、藝術家、回留青年、社區工作者、新住民媽媽等不同領域成員,一起從「素人變達人」,攜手打造舒適、愜意、共好的農漁村生活。
  • 52.
    題:
    屏東九如|崁仔頂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6 公頃、原為公墓的閒置土地融合多功能、藝術美學及在地產業元素營造為安全、友善、共榮的社區公園,讓大人小孩盡情揮灑活力 九如位於屏東平原西北側,舊名「九塊厝」,相傳最早由張、
  • 53.
    題:
    苗栗竹南|海口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腳踏透水的卵石之上,陽光從涼亭的孔隙間灑落,以石頭妝點而成的鳥兒與螃蟹從涼亭的角落探出頭來,樸實可愛的裝置藝術,別具一番趣味。
  • 54.
    題:
    苗栗三義|雙潭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改善後的場域除是當地雲火龍編製師最佳的教學示範及體驗點,靠近溪畔一側的空間,也設計有陳列用的格柵與桌檯,提供社區藝師藝術品展示、在地農特產品展售等多元的實用機能。
  • 55.
    題:
    臺南後壁|頂長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材重新營造為總長217 公尺、11 幅文化意象構築而成的紅磚藝術牆,娓娓述說在地宋江陣的文化故事。不過依據社區所拍下的歷史照片,與宋江陣共同轉化為藝術牆形式,在紅磚上記錄下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公園過去是一處廢棄的卡拉OK 歌廳,經過臺南築角駐村計畫的協助,導入成功大學及台南藝術大學建築團隊共同活化,保留既有的老榕樹,翻轉為社區文化展示區、樹屋咖啡及環保微市集,旅讀路線:由後壁長短樹公園出發,沿紅磚藝術牆接南80 線往永安堂方向步行
  • 56.
    題:
    苗栗卓蘭|壢西坪聚落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苗栗卓蘭壢西坪以果樹與休閒農業為產業主力透過駐村藝術家與在地青年、設計師的攜手合作改善社區環境與體驗空串聯休閒農業區景點資源用創意攜手打造農村體感藝術聚落 壢西坪位於卓蘭市區北方,「壢」結合當地的農業地景與人文風貌,規劃以「藝術聚落」的形象展現農村美學風貌。結合卓蘭與大湖在地既有的場域與環境資源,透過14 位駐村及外地藝術家與農村社區的攜手合作,於2020 年共同辦理首屆的「農村體感藝術季」。
  • 57.
    題:
    臺中外埔|六分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農情外埔 農藝傳承從既有營舍門口保留的石柱間走進園區,樹影搖曳的欒樹下,由郭國相藝術家創作的金屬裝置藝術《酒醇情濃》,外型彷彿被葡萄藤蔓所環繞的酒瓶,幻化為一朵向蒼穹恣意生長、綻放的艷紅色花朵,展現在地由醇厚人情、純淨好水及自然風土交織而成的釀酒產業文化。
  • 58.
    題:
    雲林口湖|成龍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觀樹教育基金會及各單位攜手投入下以藝術為媒介共同凝聚想法與力量,引動青年回留、風起,用藝術連結再生隔年,邀請美國著名裝置藝術家艾婕音女士(Jane Ingram Allen) 共同策畫,以徵件方式集結國內外藝術家,創作融合地景與自然素材的藝術作品。期盼能透過藝術建立村民自信,進而欣賞並喜愛自己的家鄉,也自此揭開連續10 屆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序章。
  • 59.
    題:
    臺南官田|大崎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流而頹圮沒落在鄰近南藝大的師生及回留青年共同投入藝術創作下陪伴社區重新活化廢墟與古厝、2009 年開始,鄰近的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師生以「藝術參與社區」為理念,從地方歷史脈絡與空間紋理切入,逐步透過各項公共藝術作品,美化社區環境,同時活化閒置的古厝、碾米廠等空間,自此牽起南藝大與大崎聚落密不可分的情誼關係。搭配奔波募款,將社區荒廢已久的中山堂改造為兼具展演及學習功能的藝術圖書館,終讓社區孩童有個安全的室內空間可供閱讀休憩。
  • 60.
    題:
    臺東大武|大鳥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活化閒置長達8 年的觀海遊憩區空間用簡練純粹的藝術美學,自然融入當地山海景緻攜手年輕族人,繡編織工藝的芭札筏布工坊,或是設置於南迴沿線的海岸裝置藝術、改頭換面的大鳥遊憩區,處處可見萌發於南迴豐富層次山海地景中的藝術種子,正一日一日地成長、茁壯。未來部落市集、藝術及文化展演空間的加入,將為當地的觀光旅遊產業發展更添羽翼。旅讀路線:台9 線北行經「在屾」裝置藝術即大鳥溪後便可抵達西北方即為大鳥部落
6 / 33 頁 , 共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