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102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1
依照
排序
  • 61.
    題:
    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持續協助完善社區關懷據點的工作,不僅辦理、推廣社區日間托老中心,規劃「活躍老化」等銀髮族健康課程,更與居民一同建立及行銷社區「金碳稻」品牌,發展食農教育體驗與農村小旅行,讓整個大有社區呈現出有別於他處的生命力。
  • 62.
    題:
    臺東縣關山鎮崁頂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彭衍芳認為,食農教育應該是一個全面的體驗,不僅僅是從產地到餐桌,而更應該是從泥巴到嘴巴的過程。
  • 63.
    題:
    苗栗縣大湖鄉栗林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101至107年連續六年獲得休閒農業區優等評鑑,自108年接任薑麻園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後,更以「無毒袋薑耕種」成功建立友善環境耕作模式,並結合地方文化故事及食農教育體驗,深化導覽行程。
  • 64.
    題:
    雲林縣林內鄉烏塗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雲林縣林內鄉烏塗社區林建安農村領航獎-整合共好烏塗社區近年以「教芋部」食農教育推動聞名,而總幹事林建安是重要舵手,除了無償奉獻自家一公頃土地,作為推動芋頭產業發展的用地外,更透過多元活動設計,如全國獨創的抬笱搶水競賽,
  • 65.
    題:
    桃園市龍潭鄉大北坑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也積極鼓勵動青年參與農村,目前青年留農人數達11位,為大北坑注入活力;此外,打造螢火蟲動及獨角仙生態園區、以農村體驗及食農教育,每年吸引上萬人次造訪大北坑。
  • 66.
    題:
    宜蘭縣冬山鄉中山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推廣「從產地到餐桌」,落實食農教育體驗。作為一位返鄉的青年,他從青農轉變為老農,一直致力於促使第二代青農回鄉創業。
  • 67.
    題: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他強調,希望能廣泛推動食農教育以及農業種植製造的文化傳承教育,並透過深入研究柿子的成分,開發更多元化的產品,同時結合柿染技術和柿餅DIY等活動。
  • 68.
    題:
    臺南市白河區內角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打造農村迪士尼,從環境及食農教育為基底,營造食物與人的連結、生產與生態環境共存。合24節氣不同作物之成長,每月更換一主題館,成為南臺灣特色食農教育場域。將軍山農場」在魏宗淇和一群農夫的努力下,透過各種活動和食農教育,成功吸引人們造訪。由於參與者熱情但無法長期參與的問題,他決定轉型,增加活動頻率,吸引更多人參與食農教育。魏宗淇的努力在食農教育領域獲得成功,他認為透過與消費者和下一代的深入溝通,能夠更深刻影響並提高對友善農作的理解。
  • 69.
    題:
    高雄市彌陀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產業擴大經營之餘亦積極推廣食農教育、推動組織發展及公共事務。深耕循環經濟及綠能推廣,除獲選105年農委會第三屆百大青農,更於108年獲英國社會影響力SROI認證。
  • 70.
    題:
    雲林縣虎尾鎮堀頭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雲林縣虎尾鎮堀頭社區李萬壽與雲科大合作成立食農基地,導入蚯蚓養殖、自然農法栽種等,推廣友善農作,倡議環保議題,推廣食農教育
7 / 11 頁 , 共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