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15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0秒
-
11.
- 標題:
- 苗栗造橋|平興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6
- 內容:
- 環塘漫步 運動賞景綠生活沿著棧道往前走,社區活動中心前方凸出的空地,順應作為觀景平臺,提供當地居民伸展筋骨,或可於大樹下的長椅悠閒放鬆、歇腳休憩。
-
12.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5-01-15
- 內容:
- 瞬時變身華南國小學生無圍牆的自然生態教室及居民日常休閒的新去處,跨越時空重新連結起社區老中青幼四代人的全村10鄰零星散佈在山野之中,居民僅百餘人,是全縣人口最少的村莊,一度連社區內的華南國小都瀕臨被裁併。學校存續攸關聚落發展,校長、老師和居民們團結起來,在廢棄梯田種植㰀檬和小麥,變身兼具耕作、工程構築竹材步道及棧道,讓學校和社區改造成符合學生學習與居民生活需求的多元場域,吸引家長紛紛帶著孩子跨區就讀,5、60年前還沒有公路的時代,社區居民用鋤頭闢成一條土階小徑,讓孩子們走路到華南國小上學。
-
13.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5-01-15
- 內容:
- 五福谷溪防砂壩加強工程111年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 治山防災類佳作為了讓臺東居民有一條安全、便利的出入道路,南迴公路拓寬改善執行多年,部分高架橋路段沿著山谷海岸迤邐前行,宛如一條條山間巨龍,這項工程在設計階段便透過完整的地方用地及工程說明會,積極與當地居民溝通,聽取當地需求,取得地主同意無償提供,同時融入環境教育,提升民眾對環境的同感與重視,以增加工程後續生態保育成效,並獲得達仁鄉公所認養維護,
-
14.
- 標題:
- 澎湖縣湖西鄉湖東社區(銅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652平方公里,卻擁有400多位居民,展現小而美的獨特風貌。近年來,社區產業從一級到四級有系統的推動,生活亦導入農業創生思維,從半農半漁到青銀共創,達到社區永續發展,
-
15.
- 標題:
-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社區(銅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98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山區,摧毀了家園,卻未擊倒居民愛鄉的心,面對災後重建工作,在居民的共同努力與共識下,新發社區於101年投入農村再生培訓課程,並於107年正式通過農村再生計畫,開啟了社區復興與重生之路。
-
16.
- 標題:
- 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銅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一新社區以復育臺灣白魚為契機,推展有機茭白筍種植,凝聚居民共識,締造了農村產業與生態復育並行的永續發展模式,更於110年成為「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示範案例。
-
17.
- 標題:
- 嘉義縣梅山鄉太平社區(銀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社區居民組織參與度高,共同發展社造工作,從自然、歷史、文化、藝術達成「自然生態資源保護」、「人文資源尊重與傳承」近年來,社區透過資源整合,成功營運全臺最高海拔的景觀吊橋「太平雲梯」,並將營運獲利回饋村里居民,實現永續共好的模式。
-
18.
- 標題:
-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社區(銀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近年社區透過居民間的合作,共同推動地方農產和客家文化,社區傳統的柿餅產業,結合食農教育和微旅行,成績斐然,提昇年輕人返鄉意願,青年回留成效顯著。
-
19.
- 標題:
- 臺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金牌)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30年前,臺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啟動了一場歷時半年的社區會議,每週2次聚集討論社區的未來發展,這一系列的會議凝聚了居民的心念,也讓萬安社區自此保有那令人著迷、一望無際的稻田。
-
20.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4-11-22
- 內容:
- 本署/農村建設組/農村景觀科/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課程目的:因應我國農業淨零政策及全球淨零公正轉型趨勢,為促進對農漁村設置綠能議題有興趣之農漁村居民、農村企業、青年(農)們建構再生能源之專業新知、深入瞭解公正轉型之概念及議題,辦理「邁向淨零-農漁村能源自主結合產業轉型交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