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2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8秒
-
1.
-
2.
- 標題:
- 宜蘭員山|同樂、雙湖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過去紊亂的水路與排溝下游間的鴻溝,經生態友善工法重新規劃設計,改以砌石階梯銜接兩處落差,除了發揮跌水消能的效用,也開闢出河道的縱向廊道,提供洄游魚類一條暢通的上溯路線。
-
3.
- 標題:
-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依循獸徑 聆聽土地心跳聲共生田的東北角鄰近山坡,順應地勢落差,現由多條生態友善的特色步道組成「華南28號自然公園」,成為適合觀察與學習的無邊界戶外教室。
-
4.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5-01-15
- 內容:
- 而且既有潛壩溢口磨損、基礎淘空,危及壩體及南迴公路安全;另一方面,由於壩體高度落差太大,達3公尺之多,對水生生物縱向遷移形成阻隔,使得過山蝦、日本禿頭鯊、鰻魚、青蛙等生物幾乎無法上溯、回不了家,既有壩體降低,重新調整床面土砂組成,無高程落差可減少構造物衝突感,確保水流廊道的連續。
-
5.
-
6.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08
- 內容:
- 工區共設置 3 座固床工,均為與河床無落差的形式,不造成新的縱向阻隔,具有維繫溪流上下游水域縱向通透性以及集中水流的效益,完整保留石壁與潭區,完工後溪底不整平,維持溪流棲地特性。
-
7.
- 標題:
- 阿夜溪五號壩上下游改善工程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08
- 內容:
- 自然溪岸坡度平緩,為野生動物往來森林與溪邊的既有通道,然而上下游水域縱向廊道的防砂壩落差達3.上下游水域縱向廊道方面,新設與溪床沒有落差的固床工,以維護縱向廊道暢通。
-
8.
- 標題:
- 水土保持設施常見生物通道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4-10-24
- 內容:
- 針對部分水土保持工程設施因空間阻隔、落差障礙或其他原因,對生物形成一個無法脫逃或順利通行之陷阱,並因此可能危及其生存的情況,「生物通道」概念因應而生。
-
9.
- 標題:
- 南投魚池|澀水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下,環繞園區的步道設計上盡量減少高低落差,透過線型平整、銜接平順的坡道相互連接,並針對靠近外側的側緣納入防墜落的綠籬及安全防護緣設計;景觀休憩平台則反倒透過高低差設計,
-
10.
- 標題:
- 友善魚類生存權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如防砂壩)或天然屏障(如瀑布)容易遭到阻斷,魚梯即是在水中設計平緩低矮的階梯狀水道,讓魚可以經由較長而緩的流路,順利穿越落差,逆游而上,完成覓食、繁殖、產卵、避冬、遷徙等任務,是一種守護魚兒安全回家、有利魚種生存繁衍,同時兼具溪流治山防災工程效益與永續發展的生態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