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4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54秒
-
1.
-
2.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內容:
- 讓鰻魚、土虱、鱔魚這類喜愛穴居的底棲性魚種鑽進去躲藏繁衍;中間層是一捆捆的九芎樹枝和竹枝,便於螯蝦、螃蟹、水蟑螂、小魚、蝦子和蜻蜓、豆娘的幼蟲棲息;最上層再放上竹筒、枝條,做好之後放入沼澤,以樹葉、樹枝、雜草密密覆蓋,打開進出口讓魚蝦自由進出。白天魚群會離開巴拉告小屋,到附近水圳覓食,晚上再回來棲息,待魚蝦長成肥美,只要關閉巴拉告的進出口,
-
3.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集結在地10位農漁民聯合推出 「甘苦人」自有品牌,海味風情透過套裝體驗遊程、甘苦人料理及伴手禮,甚至發揮創意,開發整合將廢棄的樹枝蚵殼成為文創商品,提升 附加價值,很受歡迎。
-
4.
- 標題:
- 光復馬太鞍-守護馬錫山下的珍珠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在專業培訓的社區導覽員帶領下,旅人可以利用由空心竹筒、樹枝及雜草堆組成的Lakaw,體驗部落傳統的Palakaw 捕魚方法,或是坐下來欣賞阿美族歌舞表演、享用美味的傳統部落美食。體驗行程預約請洽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朱進郎先生0931265898)阿美族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PalakawPalakaw( 巴拉告) 捕魚法以空心竹筒、樹枝、雜草堆組成漁具,鄰接於河道的出入口,搭配孔隙較大的漁網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