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126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5
依照
排序
  • 31.
    題:
    111年度臺東分局水土保持教育推動計畫「水土保持教育推動者教育訓練」辦理其他專業增能培訓研習活動第二場次辦理其他專業增能培訓研習活動第二場次
    資料來源:
    教育資源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預計辦理「水土保持教育推動者教育訓練」其他專業增能培訓研習活動第二場次,透過台灣永續家園協會理事長劉德輔先生,為大家介紹後疫情時代,面對極端氣候與全球 2050 淨零碳排的艱鉅任務,人類如何運用包含地、水、火、
  • 32.
    題:
    苗栗縣大湖鄉 栗林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苗栗縣大湖鄉 栗林社區新型態袋式種植老薑嫩薑永續傳承栗林社區內的薑麻園聚落,僅有32戶165人,雖然面積小、發展限制多,但硬頸的客家族群透過老中青幼緊密的結合,用心經營家園,克服種種困難,以薑類、水果為主要作物,研發多元的生產方式、加工產品,成立農企業,並善用山林優質的環境,成立旅客服務中心,
  • 33.
    題:
    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讓這原本休閒產業發展甚佳的部落陷入窘境,所幸居民並未因此而放棄,更帶著對大自然的敬畏,浴火重生、展現韌性,找回傳統、重建家園,傳遞分享、永續環境,挺立維護阿里山這片淨土。
  • 34.
    題: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社區十多年來不斷精進,從培根課程引動在地交趾陶工藝,打造一家一故事的藝術家園;100年通過農村再生的同時,也獲建築園冶獎殊榮。
  • 35.
    題:
    宜蘭縣冬山鄉中山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宜蘭縣冬山鄉中山社區中山社區位處冬山河上游,西傍舊寮溪,早期豪雨一來暴漲成災,經過多年整治,終於擁有安全家園,因此居民非常珍惜得來不易的環境,也特別重視水土保持與社區林業。
  • 36.
    題:
    嘉義縣新港鄉 板頭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身為社區顧問師,積極參與農村再生及社區營造,推動辦理板頭村清淨家園、板頭村地方文史調查、98 板頭村農村再生活化體驗營、農村美學創意、彎腰掃社區—農村大掃除、 紮根種希望—
  • 37.
    題:
    2022建築園冶獎大賞─國姓鄉糯米橋休區音樂水車修繕工程(南投分局)
    資料來源:
    水土保持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1999年爆發921大地震,身處重災區的北港村民在北港溪畔胼手胝足打造了一座音樂水車,重建家園的強大意志力,令人印象深刻。
  • 38.
    題:
    玉里赤科山-美好蔓延的天使花毯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早年從西部遷徙而來的先民便是踏著赤腳、肩挑行李,走在這條「十三彎」小徑上,遠眺和諧美好的風景,升起對新家園的希望與想望。
  • 39.
    題:
    埔里桃米-蝶夢亭下夢蝶趣、清溪之上戲水趣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災難帶來家園殘破的絕望,卻無法泯滅桃米韌性重生的希望。921 地震過後,已落腳埔里多年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走進桃米社區,不僅著手協助各項重建工作,也與居民一同思考、探索、描繪未來如何攜手重建的家園藍圖,是桃米社區改變最重要的轉捩點。災後新興的綠色產業,更提供社區近4 分之1 的就業人口,是災後臺灣農村發展的金牌典範,更是永續家園的美好理念的最佳實踐。
  • 40.
    題:
    泰安象鼻-凝聚象鼻新希望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雅族部落在族人與在地藝術家合作下融合泰雅族特色元素與在地工藝技術重新修復信仰基地、修築水圳並活化閒置空間達成維護文化、復耕農地及提升遊憩品質的美好願景從攜手共創的過程凝聚了部落族人的向心力也描繪出家園生活新風貌行駛於苗61 線往士林方向,眺望遠處蓊鬱的山麓,依稀可見象頭般的地形輪廓,長長象鼻以汲水之姿、伸入大安溪之中,坐落一旁平坦的河谷沖積台地,
4 / 13 頁 , 共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