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埔里桃米-蝶夢亭下夢蝶趣、清溪之上戲水趣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埔里桃米-蝶夢亭下夢蝶趣、清溪之上戲水趣

蝶夢亭下夢蝶趣

乘涼桃米竹蔭下 荷花良田風景盡收眼底

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一掃20 多年前921 大地震重創的陰霾
以尊重自然、生態共好的腳步重新復甦、再次蛻變
紙教堂旁荷花良田的閒置土地經過改造
拓展更寬闊美好的視野
帶領旅人親近桃米人與自然和諧共好的風景

蝶夢亭下夢蝶趣

醉人的薰風拂面, 吹皺了荷花良田裡的一池春水,極黑中帶藍寶石璀璨斑紋的鳳蝶從葉隙間探出迷人的倩影, 飛上純淨湛藍的清澈天空,一絲低沉蛙鳴突然打破沉默,將讓人從夢境之中拉回南投埔里山腰上的桃米小村落。

桃米社區適合各年齡層旅人散步健行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其實青蛙才是桃米社區的老闆。」依傍著荷田,桃米居民望著靜謐的池水,悠悠說起20 多年以前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點滴。

1999 年深夜,強震重創鄰近震央的埔里鎮,造成當地桃米里369 戶中168 戶全倒、60 戶半倒的嚴重災情。高達62% 的受災率,對於當時已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流與農產業沒落的桃米社區,無疑是一記雪上加霜的沉重打擊。

災難帶來家園殘破的絕望,卻無法泯滅桃米韌性重生的希望。921 地震過後,已落腳埔里多年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走進桃米社區,不僅著手協助各項重建工作,也與居民一同思考、探索、描繪未來如何攜手重建的家園藍圖,是桃米社區改變最重要的轉捩點。

在居民、當地團體、政府與學界跨域合作下,桃米依循教育學習、觀念改變與行動實踐的步伐,再次連結人、土地、生態的三方關係,以「桃米生態村」的角色轉型出發、蛻變重生。

走過20 年漫漫歲月,桃米生態逐漸復甦、產業亦欣欣向榮,目前社區已有超過40 家合法民宿、13 家餐廳,至少30 位以上的專業導覽解說員,帶領旅人走進社區感受深度生態體驗。災後新興的綠色產業,更提供社區近4 分之1 的就業人口,是災後臺灣農村發展的金牌典範,更是永續家園的美好理念的最佳實踐。

桃米生態村有23 種臺灣原生種青蛙( 顏新珠拍攝)

不只青蛙想當這裡的老闆,蝴蝶、蜻蛉、螢火蟲等動物也逐漸回到此地,依傍著田畔竹林,一年四季、全年無休,輪流擔當桃米社區的東道主,迎接各地前來感受慢活生活的旅人。

傳統曲竹技藝 融入地景

面積較大的蝶夢亭,可容納各式團體體驗活動( 王小路老師拍攝)

堂旁的荷花良田最為迷人的風光。呼應社區富饒的蝴蝶資源,特別運用臺灣原生種蜜源植物「台灣馬兜鈴」及「鷗蔓」為造型發想,設計兩處休憩亭設施。充滿生機的幼芽從泥地裡萌發而出、舒展葉脈,分別命名「夢蝶亭」及「蝶夢亭」。

提供遮蔽的夢蝶亭,成為教學導覽的絕佳場域( 王小路老師拍攝)

休憩亭回歸樸實自然,使用天然溪石為基座,搭配孟宗竹、桂竹等南投在地生產竹材,依循高溫乾燥、燒烤曲竹的傳統製作工序,精選直徑5 至6 公分的竹材構成桁架,再運用竹編技藝編織光影錯落的天花板,最後以交疊縝密的平滑竹片覆蓋於頂層。屋簷低矮、屋頂拱起的空間結構,擴大亭內寬闊的視覺感,更是竹材編織藝術的力與美展現。

完工的夢蝶亭及蝶夢亭,除可提供到訪社區的旅人乘涼休憩、賞荷品茗,亦是辦理大地餐桌、生態導覽、人文音樂會等社區活動的絕佳場地;假日旅人增加,則搖身一變成為熱鬧的農民市集,協助在地小農推廣優質農產品。

結合在地出產的南瓜與麻竹筍,推出黃金青蛙粿DIY(王小路老師拍攝)

追隨荷花良田裡飛舞的蝴蝶軌跡,沿著圍繞田埂的柔軟碎石步道,踏著沙沙作響的輕盈腳步,就連心情也跟著快活了起來。樹條與荷枝婆娑伴奏,陽光映照竹亭交織真實與虛幻的光影,彷彿正上演著一場催眠的午後小調,指引著旅人無憂入夢,繾綣於桃米的和諧與美好之中。

旅讀路線:由紙教堂(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52-12 號)旁小路步行進入

 

清溪之上戲水趣

桃米坑親水公園 重獲新生

依傍桃米坑溪的桃米坑親水公園
開園迄今一直是深受旅人與當地居民喜愛的消暑秘境
經過重新規劃設計,成功撫平歲月時光帶來的痕跡
用安全與友善的舒適場域
迎接夏季、也迎接無窮的歡笑與活力

清溪之上戲水趣

埔里消暑秘境 改頭換面

桃米親水公園敞開大門歡迎各地旅人

從紙教堂躍過台21 線,沿著潺潺蜿蜒的桃米溪向下游前進,隱身於群山、大樹與溪流,依稀可聽聞稚嫩的歡笑聲迴盪於空氣之中。再靠近一點點,跟隨地面一個個輪廓可愛的腳印,可以看見大小孩童身影正從滑梯溜進沁涼的池水,濺起粼粼的水花,這裡是埔里知名的「桃米坑溪親水公園」,每年夏季更是孩子們消暑的夢幻天堂!

今日歡樂的桃米坑溪親水公園,其實也是桃米社區於921 災後復甦的一塊記憶拼圖。當年親水公園接引純淨豐沛的埔里山泉水,由熱情好客的桃米鄉親無償提供土地興建。入夏後親水公園便會對外正式開放,是深受當地居民與旅人們喜愛的消暑秘境。

近年,隨著親水公園的知名度增加,各項問題也跟著逐一浮現。每逢假日,違停車輛擠滿整條道路、公廁堆起垃圾山、隨地可見便溺與嘔吐物,都讓原本一片美意的地主崩潰又想哭。加上公園經歷多年寒暑,戲水池中的設施逐漸面臨腐蝕與損壞,不只無法再提供原有機能,也對前來戲水的旅人安全造成危險,20 年歷史的親水公園, 在一片惋惜聲中,也不得不拉起帷幕、閉門謝客。

桃米坑親水公園 重獲新生

為了重新找尋迴盪於公園裡的歡笑聲與玩樂時光,執行團隊與在地居民經過反覆溝通討論,決定重新接引上游處純淨的山泉水,以更安全、友善、舒適的角度再次設計,帶來懷舊卻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親水場域。

柔美自然的曲線,是桃米親水公園改造後的最大特色。擺脫過去水泥灰色調的視覺風格,池底鋪面改以靛藍漸層的馬賽克鋪面所取代,同時也改善過去抿石子鋪面易使人受傷的缺點。在陽光照射下,湛藍天空反射池底、映照池水,為公園更添清涼悠閒的活潑氛圍。

藍色系的池底鋪面,增添沁涼氛圍

圍繞著戲水池邊的人行動線保留大樹、栽植蝴蝶蜜源植物並新設曲線座椅,搭配平整的刷毛鋪面,重新改造為兼顧各年齡層及不同族群的無障礙友善空間,讓到訪者能無拘無束地感受親水玩水的樂趣。

公園也導入水資源永續利用理念,戲水區尾段新設的自然沉澱水渠,可匯聚使用後的汙濁池水與溢水,用以澆灌植物、涵養環境水源,渠中的水生植物更成為水域生態的庇護區,落實桃米社區與自然共生的核心理念。

透明泡泡球點綴, 如同童話世界

夕陽西沉,昆蟲與青蛙便在桃米溪旁開起熱鬧的宴會,親水公園點亮微微燈火,指引著流連忘返的旅人回家的道路。乘著黃昏微風,讓人不禁又回想起當地人口中所說「青蛙是桃米社區的老闆」,或許正是這樣謙卑、樸實又踏實的桃米精神,才讓這群老闆們決定重新回到這裡,一起與居民共譜和諧共好的美妙樂章!

旅讀路線:地圖搜尋桃米親水公園(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29-35 號),開放時間及活動資訊請上「山系.桃米親水公園」facebook 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