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28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0
依照
排序
  • 1.
    題:
    友善大地森呼吸 走進優良農建新埔觀南步道健行賞景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5-04-24
    容:
    在觀南步道改善案例中,除採用近乎零碳排的鋪面材質,拆除後的舊石板並供社區再做利用,實踐循環零廢棄的綠色低碳理念。
  • 2.
    題:
    114年【植樹護地球.水保心森活】澆灌希望,樹立未來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5-03-08
    容:
    為2040農業部門淨零碳排,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北分署於114年3月8日,與國際扶輪3522地區第十分區臺北市東泰扶輪推動永續發展,實現2040年農業部門淨零碳排的目標,以及NbS自然解方的理念。 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進一步指出,2050年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趨勢,農業部亦宣示提前於2040年達成農業淨零,農村水保署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影響下,本次活動再次圓滿成功,預計碳匯量可維持16公噸碳當量,除推動淨零碳排,減緩土砂災害外,更可為當地生態環境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 3.
    題:
    檢送114年度休閒農場查核及輔導管理計畫研提原則,並請依限函送本署審查
    資料來源:
    公告專區
    發布日期:
    2025-01-02
    容:
    □開發體驗服務商品、伴手(含檢驗費用)(如食農教育、淨零碳排 等體驗服務商品及教具等)。
  • 4.
    題:
    臺灣黑金在南港展覽館 2024「屏東精品巧克力」跨界登場!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4-11-15
    容:
    此外,更有生技公司與可可合作社合作使用廢棄的可可果外殼,透過生物萃取技術製成的洗髮精,同步獲得碳標籤,形成淨零碳排的產業鏈。
  • 5.
    題:
    讓世界看見臺灣農村的美麗蛻變 《旅讀農村》榮獲2024美國繆思創意大獎銀獎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4-11-01
    容:
    《旅讀農村》系列專輯透過系統化蒐集、採訪與編撰,不僅詳實記錄跨單位合作歷程的經驗知識,也融入食農教育、淨零碳排、循環農業及綠色照顧等永續思維,搭配生活、生態、文化、體驗及產業等五大主題特色分類,除提供各單位學習參考使用,更期盼經由具溫度的筆觸及照片,
  • 6.
    題:
    111年度臺東分局水土保持教育推動計畫「水土保持教育推動者教育訓練」辦理其他專業增能培訓研習活動第二場次辦理其他專業增能培訓研習活動第二場次
    資料來源:
    教育資源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其他專業增能培訓研習活動第二場次,透過台灣永續家園協會理事長劉德輔先生,為大家介紹後疫情時代,面對極端氣候與全球 2050 淨零碳排的艱鉅任務,人類如何運用包含地、水、火、風、人等五大元素之永續設計/永續建築/循環經濟,打造出一個美好、豐盛、健康、療癒的地球未來生活。
  • 7.
    題:
    苗栗八甲茶園-再現經典貓裏紅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示範茶區中也加入近年淨零碳排倡議的「綠電」設施,各項茶園監測管理系統所需的電力,皆藉由園區內的混合型太陽光電系統進行供應。
  • 8.
    題:
    布袋菜舖-找回母校的幸福回憶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抵銷四個碳補償流程,保留原有喬木,加強大面積的綠覆植栽,融合開闊的田園風情,讓人感到放鬆又療癒,更響應促進環境永續發展的淨零碳排理念。
  • 9.
    題:
    野溪預鑄護岸的工程典範
    資料來源:
    水土保持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以預鑄工法建造的野溪護岸不僅在抵抗水流沖擊及其他外力作用之安定表現毫不遜色,在生態景觀保持、施工品質及成本、臨水面作業安全及維護、落實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等,較之傳統混凝土護岸更具優勢。
  • 10.
    題:
    113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
    資料來源:
    施政目標
    發布日期:
    2024-10-22
    容:
    將治理工程對生態擾動及影響降到最輕,並有效促使集水區生態環境復育以減少對於環境生態衝擊,同時推動低碳增匯措施,以期達成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
1 / 3 頁 , 共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