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12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92
依照
排序
  • 1.
    題:
    宜蘭員山|同樂、雙湖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5-02-27
    容:
    潭、瀨、灘等深淺不一的水域將水陸域連結為一體,大小景石散落於流水之中,連結為無斷點的生物友善通道。
  • 2.
    題:
    南投魚池|澀水社區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生態工法 復育水陸域生機漫心湖周邊以自然塊石為原料,搭配不填漿的乾砌石工法與深淺有別的水域營造,打造適合不同水生生物及蜻蛉目稚蟲水蠆棲息的多孔隙空間。
  • 3.
    題:
    光復吉利潭-仙境迷人忘憂湖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針對水陸域中既有棲息的生物與水生植物,則以加深潭中深度、設置U 型魚槽、生態廊道等工法,營造深淺有別的多樣棲地,提供友善水域生物的棲避空間。
  • 4.
    題:
    牡丹東源-會呼吸的水上草原步道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水上草原還有豐富的鳥類、魚類、兩棲類及昆蟲資源,其中又以蜻蛉目種類尤其多元,記錄有白痣珈蟌、短腹幽蟌等超過32 種的蜻蛉種類,是水陸域生物重要的棲息地。
  • 5.
    題:
    三義勝興-罔走慢城覓秘境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考量生物覓食與汲水需求,透過乾砌石工法打造自然生態通道與砌石擋土設施,同時保留水陸域的塊石,營造出多孔隙的環境,方便生物隱匿、躲藏及穿越。
  • 6.
    題:
    太平興隆-紮根百年 興隆新風貌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0-23
    容:
    現今的興隆一掃陰霾,順應地形特色,西側發展住宅區與繁盛的商業活動,東側山地因有多條自然坑溪流經,蘊含豐富的水陸域生態資源,以農友們細心栽種、汁甜厚肉的龍眼及荔枝產業最為出名。
  • 7.
    題:
    水土保持手冊【出版年份94年】
    資料來源:
    歷史專區
    發布日期:
    2022-10-05
    容:
    (2)水域廊道設計規劃流程 水陸域交流通道之規劃流程及設計之基本原則如下,且規劃流程圖如圖 生-1-4: ○1認識河川整體情況:包括了解河川整體之生態環境,
  • 8.
    題:
    水土保持單元叢書系列【出版年份108年】
    資料來源:
    手冊及圖書
    發布日期:
    2022-10-05
    容:
    也沒有相關水域動物避難 設施和水陸域生態通道。 圖2-5 有澗橋上下游野溪整治二期工程靜水池側面全也沒有相關水 域動物避難設施和水陸域生態通道。乾砌塊石之圓度和河床塊石圓度相差很多, 河床過於平整,也沒有相關水域動物避難設施和水陸域生態通道。防砂設施上 游處排塊石用意不得而知。現地採取塊石後顯得河床過於平整,也沒有相關水 域動物避難設施和水陸域生態通道。坑第一期治理工程空拍圖 護岸邊坡陡峭、河床平整,沒有相關水域動物避難設施和水陸域生態通道。
  • 9.
    題:
    保育治理工程生態友善措施案例彙編【出版年份111年】
    資料來源:
    手冊及圖書
    發布日期:
    2022-10-05
    容:
    設置護岸會面臨的生態課題 水陸域交會的環境特性以及生長於濱溪帶環境的植物,這兩者是維持濱溪帶生態功能的能提供較潮溼的環境,更符合樹蛙類水陸域移動之 需求環境。 銜接右岸森林處也設置一座混凝土的斜坡與階梯複 水陸域縱橫向連結情形 兩岸植生恢復情形(左:完工後 3 個月,右: 3 本工程綜合考量水陸域的縱橫向連結: a)在縱向水域廊道部分,設置魚道改善既有防砂壩之落差,並藉由崁石階梯式固床工迴避保育類III 級)棲地,需特別注意陸域環境保 育與水陸域間通道暢通。
  • 10.
    題:
    引客聞香踏訪水上草原~牡丹鄉麻里巴秘境走廊再獲建築園冶獎!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2-04-29
    容:
    便積極與生態團體合作,透過多孔隙的乾砌石工法、留設生態通道、播撒原生植物種籽,以及保留原生茄苳樹等生態友善作為,營造出多樣化、自然生動的水陸域棲地,也構築出生態與產業的和諧共好。
1 / 2 頁 , 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