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608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9
依照
排序
  • 31.
    題: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自主防災亮點社區實作演練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5-02-22
    容:
    2月22日本署辦理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自主防災亮點社區實作演練,銅門村本年度公開1處大規模崩塌潛勢區,並透過本次實作演練,讓社區居民及相關單位熟悉大規模崩塌警戒發布後,疏散撤離作業方式,藉此加強彼此防災合作與溝通,提高災害應變效率。
  • 32.
    題:
    公私協力共築韌性 自主防災社區韌性工作坊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5-02-21
    容:
    透過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及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期望打造更具韌性的社會,讓每個社區在面對災害時都能從容應對,確保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 33.
    題:
    「田媽媽申請設立及輔導管理原則」及「田媽媽經營績效評鑑作業原則」
    資料來源:
    公告專區
    發布日期:
    2025-02-18
    容:
    過去以香蕉外銷為社區居 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但受到出口貿易限制及市場競爭影響,導致台灣香蕉 滯銷,又如今年龍眼產量過剩,導致價格滑落,農民損失慘重、
  • 34.
    題:
    114年農村好藝計畫-申請須知
    資料來源:
    最新消息
    發布日期:
    2025-02-13
    容:
    目須開放有意願學習農村文化技藝之青年、學子與社區居民參與。(三)技藝活用類:鼓勵曾經接受農村水保署、申請類別 申請主題係以早期農村社區內,為解決居民生存問題,取用天 然資材所生產,以及利用或克服自然環境條件,藉此維護地方特有文化存 續意識,提升擾動社區居民參與文化事務活力。須開放 有意願學習農村文化技藝之青年、學子與社區居民參與。 檢附授課教師資料、教學課程設計及課表規劃(至少12週,技藝保存類 係以早期農村社區為解決居民生存、生產、生活問題,所 衍生取用天然資材、利用或克服自然環境條件,
  • 35.
    題:
    113年度12月份會計月報
    資料來源:
    會計月報
    發布日期:
    2025-02-11
    容:
    分析 評估、規劃 、生態檢核、 核定、測量 、設計、取得 工程用地同意 書、預算書審 查等,因工項 繁雜,測設階 段需與當地居 民溝通協調形 成共識後,再 行上網發包施 工,因此前置 作業需時較 久,導致實支 未達預期。
  • 36.
    題: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113年第1次會議
    資料來源:
    性別平等專區
    發布日期:
    2025-02-10
    容:
    於 農村再生過程深入 社區進行宣導,透 過社區居民由下而 上,建立農村再生 共識過程,於農村 社區導入性別平等於 農村再生過程深入 社區進行宣導,透 過社區居民由下而 上,建立農村再生 共識過程,於農村 社區導入性別平等 相關內涵,於 農村再生過程深入 社區進行宣導,透 過社區居民由下而 上,建立農村再生 共識過程,於農村 社區導入性別平等 相關內涵,即包括外國人、無國籍人、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或 澳門居民等國人配偶,納入農職保加保對象範圍。
  • 37.
    題:
    因應0121嘉義大埔地震影響 緊急調降土石流警戒基準值以防坡地災害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5-01-23
    容:
    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大規模崩塌潛勢區附近居民應配合地方政府之指示,於必要時儘早疏散至安全避難處所。
  • 38.
    題: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農村再生總體計畫檢討(新訂)補助原則
    資料來源:
    公告專區
    發布日期:
    2025-01-20
    容:
    主管機關應辦理至少4場座談會, 徵詢轄區內各鄉(鎮、市、區)公所意見,並邀請轄區內居民、在 地組織及團體參與。 (3)公開閱覽期間,轄區內居民、在地組織及團體、鄉(鎮、市、區) 公所得提供意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將各界提供意見之 處理情形及擬訂之農村再生總體計畫,
  • 39.
    題:
    防災物資合作訓練 大田大津攜手共築防災新高度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5-01-17
    容:
    阻斷主要交通路徑,使許多村落與外界隔絕,物資供應緊急中斷,居民生活陷入困境。透過實務操作與互動,居民對物資調配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明顯增強。本次活動展示了跑跑物資車與中繼站的運作模式,不僅促進了大田與大津兩地居民的交流與合作默契,也為後續簽署區域聯合防災合作意向書(MOU)奠定了堅實基礎。
  • 40.
    題:
    咖啡山的上學路—古坑鄉華南生態公園綠廊道建置工程
    資料來源:
    水土保持
    發布日期:
    2025-01-15
    容:
    瞬時變身華南國小學生無圍牆的自然生態教室及居民日常休閒的新去處,跨越時空重新連結起社區老中青幼四代人的全村10鄰零星散佈在山野之中,居民僅百餘人,是全縣人口最少的村莊,一度連社區內的華南國小都瀕臨被裁併。學校存續攸關聚落發展,校長、老師和居民們團結起來,在廢棄梯田種植㰀檬和小麥,變身兼具耕作、工程構築竹材步道及棧道,讓學校和社區改造成符合學生學習與居民生活需求的多元場域,吸引家長紛紛帶著孩子跨區就讀,5、60年前還沒有公路的時代,社區居民用鋤頭闢成一條土階小徑,讓孩子們走路到華南國小上學。
4 / 61 頁 , 共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