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9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7秒
-
1.
-
2.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早期以栽種園藝植物及批發銷售聞名,隨著時間推移,已發展成為臺灣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擁有超過400家的園藝店,每年產值高達上億元,占全臺園藝產業50%以上,不僅是花卉苗木之鄉,也發展出多元的休閒農業,成為綠色生活的典範。
-
3.
- 標題:
- 苗栗三義|雙潭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區擁有全臺唯一的雲火龍慶典由閒置空地及舊工坊重新活化的雙潭木藝產業休憩區為藝師及旅人提供舒適安全的教學及體驗場域傳承珍貴的傳統7公頃的「雙潭木藝產業休憩區」。寬闊的戶外廣場上,舊有簡陋的鐵皮工寮經抽換翻新,重生為傳承雲火龍文化的技藝傳承場域及文創場域。 木藝產業休憩區延續了雙潭社區的技藝傳承,居民樂業、旅人宜遊,讓珍貴的雲火龍民俗活動得以持續深根、旅讀路線:沿130 縣道往東行駛,木藝產業休憩區即位於雙潭休閒農業區旅遊服務中心斜對角
-
4.
- 標題:
-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這些年透過農村再生,許多傳統產業重新找回且活化創新,也帶動地方創生,引入創新資源,年輕設計師和專業人才願意加入傳統工藝產業,終於啟動了藺草產業的復興。
-
5.
- 標題:
- 大雪山竹工藝 與環境共存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早年建築工地的孟宗竹鷹架六成以上都來自於此,後來逐漸被輕鋼架取代,一度沒落,近年當地居民除了收成孟宗竹筍之外,也積極復興竹工藝產業,運用淘汰的竹材製作成公共設施,如竹涼亭、竹橋、竹遊具、家戶信箱及特色門牌、竹音迴廊等,並融入生態旅遊推出DIY教學,讓建築與環境永續共存,
-
6.
- 標題:
- 苑裡山腳-尋覓風中藺草香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尋覓風中藺草香發揚苑裡山腳社區 傳統藺編文化苗栗苑裡山腳社區見證了臺灣藺草工藝產業的興衰面臨傳統手工藝技術傳承的斷層與消逝山腳社區開始積極投入各項文化復興工作搭配改善後的體驗區與休憩場域重新牽繫人與土地的深厚情感,1970 年代後,臺灣工業化快速發展,勞力密集的藺編工藝產業被大量、廉價且能自動化生產的塑膠製品快速取代,加上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廉價的竹編工藝品傾銷,重重地打擊了苑裡藺編產業的發展。
-
7.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2
- 內容:
- 辦理農村文化資產之相關調查規劃、空間保存維護與經營管理、文化傳承等事項,並結合文化部等機關單位,推展農村文化建物及空間活化行動;促進農村微型工藝產業,以深化農村文化底蘊及加值運用。
-
8.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2
- 內容:
- 乙、 輔導花卉、特作及種苗等產業轉型精緻化溫網室設施,推動作 物設施園藝產業升級與加值,強化溫網室設施內智慧環控、病 蟲害診斷防治、肥培管理系統等自動化省工栽培及智能化管理 設備,運用智慧科技加速產業轉型, B、 申請要件:對於農村社區之當地發展資源已有認識、 社區有共識欲從事社區工藝產業發展。
-
9.
- 標題:
- 重要成果及效益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2-09-29
- 內容:
- 與文化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作辦理「農村微型工藝產業 培力計畫」輔導56個社區精進工藝技藝及各項文化傳承,協助 農村社區發展「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奠定社區產業發展之基 礎。 2.103 年 3 月 9 日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農村產業活化 年度成果展示與論壇」 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共同辦理「農村 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透過跨部門合作,積極培 育農村在地工藝人才,結合在地元素、強化農村特 色,發掘農村工藝與傳統技藝,透過文化角度落實發 展農村微型工藝並積極培育在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