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301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9
依照
排序
  • 21.
    題:
    辦理「北橫農藝」軸線‧桃園金牌農村溪口台試體驗行程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12-12
    容:
    為宣傳桃園金牌農村溪口台社區並串聯北橫特色農旅,透過在地深度體驗與客製化訂單團的操作模式,邀請14家旅行相關業者及部落客體驗溪口台泰雅部落文化魅力,媒合洽談旅行業者「趣八、原森、金順風」等,對接深度體驗或手作DIY遊程搭配,透過KOL及業者意見蒐集,調整遊程包裝加強大溪地區連結並增加遊程路線選擇,
  • 22.
    題:
    農村再生工程環境友善措施案例【出版年份113年】
    資料來源:
    手冊及圖書
    發布日期:
    2024-12-10
    容:
    屏東縣牡丹鄉 利用年輪造型設計河岸步道,增加部落自明性及生態環境教育場域效益。南投縣埔里鎮 29 傳統穀倉 南投縣仁愛鄉 30 部落屋 南投縣仁愛鄉 31 金屬藝術裝置 嘉義縣梅山鄉 328~10cm竹子(需防 腐處理)*以賽德克 部落傳統籐編工法 固定樹皮 150 防鼠板,原木,外層 包覆麻繩 原木樹皮(賽德克部 落穀倉工法施作) 250 100 ∮8~10cm竹子 ∮8~10cm竹子(仁愛鄉南豐社區綠色友善廊道及休憩空間營造工程 部落屋 30 第19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土木類優等 107年度優良農建工
  • 23.
    題:
    屏東瑪家三和村首座自主電廠開工!公私協力共創農村永續新未來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4-12-02
    容:
    規劃推動歷時2年,喜於12月2日在「部落永續KUBAU」據點舉辦開工儀式,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國泰人壽、台電及部落族人等齊聚一堂,在牧師的禱告聲中共同祝福及啟動自主電廠的永續新未來,自主培力與電廠觀摩外,更多次辦理在地討論會,奔走部落各處可能的發電場域、洽談數家再生能源設備商後始敲定建並認購電廠所發綠電,以利綠能收益永續挹注部落發展,藉此案例經驗也能提高族人投入其他場域之信心與勇氣,樹豆與小米等特色農產品,文化資產豐富,然而部落發展也同樣面臨人口老化及文化斷層挑戰,儘管已成立美園社區互助教
  • 24.
    題:
    屏東瑪家三和村首座自主電廠開工!公私協力共創農村永續新未來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12-02
    容:
    本署於12月2日假屏東縣瑪家鄉三合村「部落永續KUBAU」據點舉辦能源自主電廠開工儀式,並邀請國泰人壽、台電及部落族人齊聚一堂,見證社區在本署輔導下排除萬難參與能源自主場域建置的喜悅。讓電廠得以興建,未來預計每年至少可發電5萬度電,綠能效益亦回饋部落發展。電廠營運後將作為能源自主教育場域,並與部落永續營運與維護。屏東瑪家三和村首座自主電廠開工!
  • 25.
    題:
    臺東在地青農及產業訪視活動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12-02
    容:
    3日臺東分署李正鈞分署長及同仁訪視臺東在地青農及產業業者,各夥伴透過部落文化、青年創意、養殖技術、有機理念及行銷模式,為社區部落注入新活力,推廣農村旅遊、優質鰻魚外銷、臺東好蝦、酒糟豬肉及有機茶飲等。未來期盼持續加強產業合作與創新,透過整合資源,打造具競爭力的臺東品牌,同時提升地方農村部落產業的可持續性與影響力,帶動區域發展。
  • 26.
    題:
    花蓮農村好物攏燦抵家市集*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11-23
    容:
    市集現場有酋長鳳梨、拔仔庄農莊、淺草堂、東一嚴選、曙光的故鄉咖啡、嘉茗茶園、達基力部落等特色農特產品展攤。
  • 27.
    題:
    花蓮秋季農遊提案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1-14
    容:
    鄰近的池南村有社區媽媽開設了饒富自然風味的樹屋餐廳Cikasuan,可以在此享受部落風味餐、部落工藝DIY,行有餘力,也能到海拔601公尺的鯉魚山走走森林步道,心曠神怡。原味部落慢慢遊 馬太鞍休區馬太鞍休區三面環山,芙登溪從中蜿蜒而過,一路匯集自地底的伏流湧泉,衍生出兩岸近百公頃的沼澤和肥沃耕地。
  • 28.
    題:
    魚兒的育嬰房—>巴拉告Palakaw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1-14
    容:
    就可以輕輕鬆鬆網撈漁獲,而且要吃多少才抓多少,只要持續這樣的生態捕魚法,就能確保部落年年都有吃不完的魚。不妨跟著學用巴拉告撈蝦捕魚,現撈現烤現吃,學族人巧妙利用燒得滾燙的蛇紋石,煮熟一鍋香噴噴的野菜魚片石頭火鍋,從魚鮮菜甜的滋味裡,感受部落面對自然展現人類適度退讓、節制共存的生活智慧與禪意。
  • 29.
    題:
    百年編織匠人魂—Lala Ban 新社香蕉絲工坊
    資料來源:
    農村再生
    發布日期:
    2024-11-14
    容:
    偕萬來積極推動噶瑪蘭族正名,2002年噶瑪蘭族正式復名為臺灣第十一族後,部落長老們對於技藝失傳的危機感愈發急切,2005年決定在新社部落PateRungan創立香蕉絲工坊,以偕萬來遺孀嚴玉英藝師為師,一步步將數百年傳承的獨門技藝振興起來,傳承下去。流離遷徙,在此登入新社定居,從此成為人口最多也最集中、保存最多噶瑪蘭語言及文化的部落
  • 30.
    題:
    南迴絕美賞景點在這裡 臺東大鳥休憩區重整再造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4-11-12
    容:
    活化後的大鳥休憩區提供南迴旅人優質的休憩環境,期盼未來部落市集、藝術及文化展覽空間的加入,可為當地觀光旅遊及產業發展更添助「除了於大鳥休憩區眺望無敵海景,鄰近的大鳥部落也值得一遊,彩繪繽紛的街道巷弄、傳承傳統刺繡編織工藝的笆札筏布工坊等特色空間,展現部落歷經莫拉克風災後重生的活力與韌性。邀請國人走訪南迴公路時,將大鳥排入必訪的旅遊中繼站,雙層觀景平臺以清水模建築搭配大鳥部落圖騰設計,提供旅人更舒適的休憩觀景場域。
3 / 31 頁 , 共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