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301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57秒
-
1.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5-07
- 內容:
- 自民國85年起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即於臺中市和平區梨山地滑地區推動大口徑集水井建設,並於87年2月之後陸續完成15座集水井,後續於老部落及松茂地區再完成4座,目前梨山地區總計已有19座大口徑集水井。
-
2.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5-05
- 內容:
- 這次透過農村再生活化的基地,過去為段木香菇產業栽培的杜英林,巧手改造後轉型為林下部落及食農教育體驗區。
-
3.
- 標題:
- 114年農村好藝計畫徵選通過名單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5-05-02
- 內容:
- 8 屏東縣枋寮鄉 屏東縣枋寮區漁會 9 宜蘭縣頭城鎮 黃○圖 10 苗栗縣竹南鎮 苗栗縣在地文化推廣協會 11 新竹縣五峰鄉 新竹縣五峰鄉白蘭部落永續發展協會 12 屏東縣恆春鎮 屏東縣恆春鎮水蛙窟社區營造協會 13 嘉義縣布袋鎮 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發展協會 14 臺南市新化區 臺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
-
4.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4-15
- 內容:
- 社區與公部門攜手合作 強化整備與應變能力 農村水保署指出,參考2023年卡努颱風豪雨期間經驗,仁愛鄉聯外道路省道臺14線多處嚴重受損,導致多處部落成為孤島。
-
5.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5-04-07
- 內容:
- 24濃情覓芋嶼你鄉芋金門縣烈嶼鄉東坑社區發展協會80 25巴喜告部落食在好農計畫有限責任臺東縣原住民布拉谷果菜生產合作社80 26利稻青年tamasaz:花蓮縣原住民族公共事務促進會80 29農村文化食農教育創新模式計畫社團法人花蓮縣原住民新部落發展協會80 30「跟著部落獵人上山生活〜產業新翻轉」計畫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80 114年青年回留農村創新計畫入選名單
-
6.
- 標題:
- 屏東牡丹|旭海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蓊鬱的港仔鼻,粗曠的林投樹、臺灣海棗等海濱植物夾道兩旁,引領旅人進入幽靜的旭海部落。旭海舊名「macaran」,是屏東縣唯一靠海的部落,最早由斯卡羅族人開墾定居,後來恆春阿美族、排灣族、平埔族及閩南、客家跟著移入,逐漸形成一處多元族群融合的聚落。
-
7.
- 標題:
- 苗栗南庄|南江休閒農業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旅人可透過事前預約的獵人團康行程,在基地中學習如何辨識野菜、體驗射竹弓等傳統狩獵方法,沿途還設置有部落傳統引水設施-竹水管接水法。
-
8.
- 標題:
- 臺東金峰|嘉蘭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從豎立的八尊人型立柱,可窺見八個部落胼手胝足建立家園、共同生活的歷史軌跡。跟隨圖騰、木雕、石板與彩繪的印記,一路走過部落廣場、天主堂、井字型的工整街區與綠紅屋頂的永久屋,溪谷上的洛神與紅藜結實累累,搗小米的清脆聲響……嘉蘭部落的傳統文化經過轉譯,如今被賦予全新的生命力。品嚐完小米粽、水煮芋頭與涼拌龍鬚菜等部落料理,不妨來到鄰近的嘉蘭溫泉公園泡泡腳、放鬆身心。有助舒緩疲勞與疼痛, 後又再透過農村再生的協助, 融入部落文化元素,並增設步道、遮蔭及簡易沖洗設施,提升多元服務機能。
-
9.
- 標題:
- 花蓮玉里|春日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春日社區織羅的縱谷之淚春日社區( 織羅部落) 以電影《看見台灣》中的巨大稻田腳印為人所知近年除積極推動遊在充滿生命力的縣道193 上,創造更豐富多樣的部落旅行 行在縣道193玉里鎮春日路段,在織羅部落的傳說故事中,上天為了免除部落淹水之苦,便將山脈分離、使苓雅溪直奔秀姑巒溪而去。5公頃,卻能提供周邊織羅、德武等部落將近80 公頃良田的農業用水,更為是平時居民休憩的秘密基地。
-
10.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2-21
- 內容:
- 除了議題討論與經驗分享,工作坊還設計了境況模擬實務操作,讓與會者透過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擬不同類型社區(如都市型、深山部落)在面對土石流、大規模崩塌或地震後二次災害等不同災害情境時,如何擬定災前整備、災中應變、災後復原等具體行動計畫,並藉由參與者來自不同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