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7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6秒
-
1.
- 標題:
- 苗栗造橋|平興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6
- 內容:
- 當年要從北邊頭份往返苗栗中部,通常只有兩種選擇:一是乘上漂流的竹排、二是走上竹子搭構的便橋,方可跨越腳底下湍急的溪流。當年要從北邊頭份往返苗栗中部,通常只有兩種選擇:一是乘上漂流的竹排、二是走上竹子搭構的便橋,方可跨越腳底下湍急的溪流。
-
2.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5-01-20
- 內容:
- 委員建議在護岸設計中可考慮使用竹子作為材料,並增設魚道以提升生態效益。
-
3.
- 標題:
- 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社區(優等)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1-10
- 內容:
- 社區發展以文化與生活為主軸,兼顧產業發展及生態保育,在產業面中以竹子進行農廢循環再利用,績效良好。
-
4.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4-12-10
- 內容:
- 107年度優良農建工程獎 ∮8~10cm竹子;固定 於C型鋼 原木,W=15cm 200150 鋪設茅草 70 ∮8~10cm竹子 90 349 480 茅草屋頂 50 23 ∮8 洩水坡度20% 50 90 ∮8~10cm竹子(需防 腐處理)*以賽德克 部落傳統籐編工法 固定樹皮 150 250 100 ∮8~10cm竹子 ∮8~10cm竹子(需防 腐處理) 100 150 100 150 480 50 200 90 依據文史尺寸建置賽德克族傳統家屋結合生態解說場域,
-
5.
- 標題:
- 六蚵 學園區在我家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1-08
- 內容:
- 蘆竹溝最原始的養蚵方式就是插篊式,俗稱「插蚵仔」,將剖半的竹子中間夾上一個蚵殼,再把竹子一段段插在淺灘上,這種方式需要大片養殖面積且相當耗費人工,收成卻不多,因此多數已改為平掛式養殖。
-
6.
- 標題:
- 臺北市北投區湖田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101年社區內20位在地居民與耆老成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穀東俱樂部」,開始蓬萊米復耕運動,傳承「共工‧分享」的精神,凝聚居民向心力,並透過與湖田國小之結合,以「為突顯及重塑地方特色,公告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為歷史建築,並整建為「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利用一粒米找回文化記憶!
-
7.
- 標題:
- 臺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遊客可以在這裡親身體驗竹炮的震撼力,感受阿美族人用竹子製造出的驚人威力;也可以欣賞電光國小學生的打擊樂表演,聆聽他們用木頭、竹子和金屬打造出的美妙旋律。
-
8.
- 標題:
- 大雪山竹工藝 與環境共存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大雪山竹工藝 與環境共存資料來源|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竹子具有「雪壓不倒,風吹不折」的特性,是臺灣早期普遍使用的建材。大雪山盛產竹子,早年建築工地的孟宗竹鷹架六成以上都來自於此,後來逐漸被輕鋼架取代,一度沒落,近年當地居民除了收成孟宗竹筍之外,也積極復興竹工藝產業,
-
9.
- 標題:
- 百搭用材變變變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龍崎區竹編職人黃秀味笑說,竹崎什麼沒有,竹子最多,從畚箕、斗笠、提籃、魚簍、農具到嬰兒搖床、屏風、眠床、蒸籠等,無處不「
-
10.
- 標題:
- 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其中《涵化》是土耳其藝術家Varol Topac與香港藝術家胡梓康、郭笑儀的共同作品,竹子橫截面與底部的圓圈代表自然的無限符號,靛藍色代表人類文化的印痕,象徵自然與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