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3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4
依照
排序
  • 1.
    題:
    水土保持手冊【出版年份94年】
    資料來源:
    歷史專區
    發布日期:
    2022-10-05
    容:
    在棲地的選擇及利用上,不同種類的兩棲及爬蟲類動物各有其偏好的 棲地型態,部分適應力強的物種則可利用較多不同的棲地。在選定採樣站之後,可以考慮以各別的棲地型態(如:水潭、急瀨與 平瀨等)為單位,進行魚相調查,然後再予以整合,並可與其他採樣 點比較。 生態工法篇 表 生-1-4 各類型棲地之說明 棲地型態 流況 底質 河床坡 度平均 值 深潭 水勢緩和、水面平靜 無擾動,流況呈緩流 (tranquil flow)
  • 2.
    題:
    水土保持單元叢書系列【出版年份108年】
    資料來源:
    手冊及圖書
    發布日期:
    2022-10-05
    容:
    棲地型態可以分溪流、湖泊、林澤、高地針葉林、高地闊葉林、低地闊葉林、開 闊地和水生棲息地之陸域野生動物價值。)耐受度 生態保育評估即是同時考慮棲地型態和關切物種之各項習性。主要的是,河 溪棲地是必須考慮下列三項因子: 一、水文、水質:流速、水深、水溫、水質、混濁度 二、
  • 3.
    題:
    保育治理工程生態友善措施案例彙編【出版年份111年】
    資料來源:
    手冊及圖書
    發布日期:
    2022-10-05
    容:
    同時確切瞭解水域棲地的獨特性在於,並非是單一種 棲地型態組成,而是應該具有瀨區、潭區、分則因人為擾動與土砂下移等因素,仍保持以高莖草生地為主的棲地型態。 坡址基礎加固 半重力式護岸 地景融合式護岸保留現地大小塊石有助於溪床恢復至施工前水域棲地型態,完工後維持原河段潭瀨相間的 良好水域環境。提高水域遮蔽 率及增加微棲地多樣性,改善了水 域棲地型態。 由於針對上下游水域縱向廊道通透性為改善目標,壩上游水域的遮蔽率及微棲地多樣性都有提 高,改善了水域棲地型態(相關說明可參考本 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