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5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3秒
-
1.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10-04
- 內容:
- 應用作業程序及成本分析、發展快速及非破壞性土壤有 機碳量測技術與預測模式。壤碳匯基盤與推估模式-時間尺度納入土壤碳匯 預測模式、精進土壤有機碳非破壞性量測技術並開發可 攜式設備、精進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DNDC等)預測時空變化下農業操作之土壤有機碳的 變化趨勢。 2. 發展非破壞性之遙測或光譜等土壤有機碳偵測分析,並以實際量測確 認精準度。蓋或草生栽培等保育式耕作增加土 壤碳匯效益及模式之參數;評估最適土壤有機碳累積之輪作、間作模 式。
-
2.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3-10-06
- 內容:
- 農業環境資訊網絡建立與國際交流之研 究、土壤有機碳儲量空間分析及近端感測技術交流、臺加 豆類加工技術合研擬符合國內施行之MRV標準流 程;發展土壤有機碳非破壞性之遙測及光譜分析方法。 建構增進土壤有機碳匯的農耕管理模式-開發作物免耕 犁、少耕犁、淺層耕犁、覆蓋、增加土壤有機碳的土壤管 理模式;評估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之增匯輪作、間作模式。 建構增進土壤有機碳匯的農耕管理模式-研發提高土壤碳 匯之農耕技術,評估生物炭及有機資材對土壤增匯之影響 3.
-
3.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2-10-12
- 內容:
- 國家尺度農地土壤碳儲 量及碳儲潛力估算方法、土壤有機碳非破壞性量測技術並開發可攜式量測設備、建構增進土壤有機碳匯的農耕管理模式-研發不同作物提高土壤碳匯之農耕技術及栽種 管理模式,MRV標準作業程序及碳儲潛力估算分析技術、發展快速及非破壞性土壤有機碳量測技術 與預測模式 2.建構增進土壤有機碳匯的農耕管理模式-開發保育耕犁耕作模式、評估增進土壤碳匯之 施作模式、研發應用不同有機資材於不同作物增進土壤碳匯技術 整合歷年農地土壤調查及土壤有機碳分析資料,建置國內土壤 碳匯資料庫,用以繪製國家尺度之土壤碳儲潛力圖。
-
4.
- 標題:
- 107年度成果彙編集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5-07
- 內容:
- 紅點為農業使用土地;藍點為非農業使用土地) 圖 114臺灣北部山坡地基標土系之土壤有機碳含量 (a) 土壤有機質含量 (b) 土壤團粒穩定度 (c) 土壤總體密度 (d) 土壤含石 量 ( 臺灣北部山坡地農業使用土地之團粒穩定度及有機碳含量顯著 高於非農業使用土地,而土壤含石量及總體密度則相反,其原因可能 為農業使用土地有農民進行施肥,因此有機質含量會提高,
-
5.
- 標題:
- 107年度成果彙編集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19-05-20
- 內容:
- 紅點為農業使用土地;藍點為非農業使用土地) 圖 114臺灣北部山坡地基標土系之土壤有機碳含量 (a) 土壤有機質含量 (b) 土壤團粒穩定度 (c) 土壤總體密度 (d) 土壤含石 量 ( 臺灣北部山坡地農業使用土地之團粒穩定度及有機碳含量顯著 高於非農業使用土地,而土壤含石量及總體密度則相反,其原因可能 為農業使用土地有農民進行施肥,因此有機質含量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