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48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52秒
-
411.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1-10-12
- 內容:
- 塑造公部門數位學習文化,提升公務人員運用數位學習能力與意願。二、營造優質數位學習環境,並力求符合國際教材標準,以促成資源共享;核心能力課程部分,應由各主管機關及其訓練機構依其發展方向及定位, 建構結合數位學習與公務人員核心能力機制各主管機關應積極結合專業核心能力及數位學習,發展核心能力數位課程,並建置完善評量機制,以提升公務人員數位學習成效。
-
412.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8-04
- 內容:
- 期能透過辦理成果,強化土石流防災相關人員之災害管理能力、法規素養與實務經驗,落實土石流防災業務之推動。
-
413.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7-28
- 內容:
- 期能透過辦理成果,強化土石流防災相關人員之災害管理能力、法規素養與實務經驗,落實土石流防災業務之推動。
-
414.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7-28
- 內容:
- 在面對氣候變遷或環境改變帶來的衝擊時,期地方社區能透過土石流防災專員迅速的啟動防災應變機制,發揮多元合作效能,藉由社區自主防災能力的提升,自主靈活應變減免災害損失,發揮「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效益。
-
415.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7-24
- 內容:
- 逢甲大學/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課程目的:為提升水土保持局同仁對於工程品質材料等相關專業知識與經驗,提供水土保持局暨相關單位人員(含地方政府),以提升業務能力 內容簡介:(1)混凝土AC等材料特性與實作問題探討(2)農村再生工程測量與設計實務應用(3)工程實務參訪 課程時數:
-
416.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7-24
- 內容:
- 逢甲大學/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課程目的:為提升水土保持局同仁對於工程品質材料等相關專業知識與經驗,提供水土保持局暨相關單位人員(含地方政府),以提升業務能力 內容簡介:(1)混凝土AC等材料特性與實作問題探討(2)農村再生工程測量與設計實務應用(3)工程實務參訪 課程時數:
-
417.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7-06
- 內容:
- 內容主要說明堰塞湖及土砂災害之應變、緊急調查機制之發生原因、現有作為及相關技術之發展等,以提升相關業務承辦人員之防災專業能力。
-
418.
- 標題:
- 107年度成果彙編集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5-07
- 內容:
- 減少水 庫有效蓄水容量,影響水庫穩定供水能力。 圖 21 東西坑溪集水區地理位置 卡玫基颱風下游土 砂淤積段考量安全排水並保持河道通洪能力為主要治理方針。非工程 之防災措施,降低可能之災害風險(前辦理教育宣導及疏散避難演練,強化基層民眾之自主防災 能力。 圖 28 東西坑溪集水區治理策略說明圖 坡面的保水能力包含地表逕流和地表下水流之保存。坡地入滲能 力越大,地表下水流之保存越佳,則坡地本身保水能力越好,廣域坡 地入滲能力直接測量不易,但可以運用相關技術,
-
419.
- 標題:
- 107年度計畫成果海報_坡地水保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5-07
- 內容:
- 以第一線工程執行者為對象 實務需求的知能訓練 ─多元利害關係人的辨識與溝通能力 跨分局經驗交流 第一天(社會溝通)第二天(系統思考) 審議民主及公民參與跨域的組織文化計畫荖溪改善工程共學 生態檢核教育訓練 培養實際操作水保局環境友善措施標準作業之檢核能力D 針對NGO、社區、及潛在關心河溪治理 之人力資源,進行60人次個別或團體訪盼能藉此強化我國水土保持之管理執法能力、健全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本研究之工作項目包含下列事項: 1.
-
420.
- 標題:
- 107年度計畫成果海報_智慧防災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5-07
- 內容:
- 導工作及防災宣導教育落實,提昇民眾土石流防災應變能力, 以降低土石流災害之衝擊與影響。各種降雨情境下區內土砂流失與生產關係外,並提出集水區禦災能力與動態風險之理念及其具體演算模型, 以作為集水區水土保持需求重點小集水區風險等級及其禦災能力和保育治理需求等相關成果,一併載入臺南分局已建置完成之保育2 坡面禦災能力(容受力) 高精度微地形圖輔助判視 推估崩塌影響範圍 聚落與設施禦災能力 各延時降雨量脆弱度分級 風險矩陣與分級 各延時降雨風險空間分布圖 治理需求持續觀察坡面或溪流保育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