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44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95秒
-
31.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3-16
- 內容:
- 還有日光小林大滿舞團、奇美曼陀鈴、山芙蓉樂團等精彩表演,以及神奇的種子創意DIY、稻草編DIY、木鱉果種子吊飾DIY、桃花心木昆蟲手作、水土保持教育宣導等好玩又有趣的體驗活動。
-
32.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03-14
- 內容:
- 海洋) □生態多樣性(如蝴蝶、青蛙、昆蟲等) □其他 B2./工藝/表演 □自然資源(森林、海洋) □生態多樣性 (如蝴蝶、青蛙、昆蟲等) □其他 B2.古蹟或紀念建築 傳統藝術/工藝/表演 自然資源(森林、海洋) 生態多樣性(如蝴蝶、青蛙、昆蟲等) 其他: 請提供可以傳達上述特色的照片佐證。 工藝 / 表演 自然資源 ( 森林、海洋 ) 生態多樣性 ( 如蝴蝶、青蛙、昆蟲等 ) 其他 : 請提供可以傳達上述特色的照片佐證。
-
33.
- 標題:
- 水土保持季刊第38期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2-10-31
- 內容:
- 以此次獲獎的幾個農村再生社區為例,水土保持局與菜舖社區居民合作,以廢棄的正義國小校舍為中心,設置昆蟲屋、攀藤架、雙葉狀人行步道等設施,步道旁的田地種植蔥、韭菜、綠豆、金針花等無毒蔬果,實現從栽植、採收到食材料理的地產地消概念,
-
34.
- 標題:
- 水土保持手冊【出版年份94年】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植物器官受損 病害 病毒、菌類或昆蟲 危害症狀 病蟲害防治、修剪或砍除 隔離感染樹木 供應生物能量循環動能及提供棲息生 活空間等,吸引各種昆蟲並提供生物棲息場所。營造生物多樣性之自然河川型態,以植生之營造促進生態 系之機能,包括營造昆蟲類及鳥類的良好棲息地在內。51 圖 生-1-6 水生昆蟲與魚類的關係............而又不同生物常有不同尺度的活動領域:例如水生 昆蟲其棲地可能僅只有某河段中的局部位置;而魚類活動的領域則可擴大 至中上游,或是及於下游地區;
-
35.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道路對兩棲類、爬蟲類、鳥類、昆蟲及哺乳 類野生動物來說,帶來的幾乎都是負面影響,包括爬蟲類430 隻(多數為蛇類),兩棲類325隻及昆蟲101隻。 塊體間的凹槽可供客土植生,適合螢火蟲及其他昆蟲居住生存。 5. 護岸自然化及多樣化設計,主要是改變硬質護岸上植物不能生長、昆蟲難以棲 息的狀態,在濱水部分恢復水生植物及營造魚蝦等水域生物棲息地,有些護岸工程 也在接觸水面的部位設置魚巢等魚類的棲息地。縫隙填土增加植物附著機率,提供植 物生長之基盤及昆蟲爬蟲類等動物食物來源及躲藏隱蔽之場所。
-
36.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推測是工 區全段溪床在完工後沒有自然基質的孔 隙,缺乏魚蝦蟹及水生昆蟲棲地,使食 蟹獴減少了到溪邊的活動頻率。 6 除能使魚類順利上溯,石樑與固定塊石保留可變動之大小孔隙讓包含蝦蟹及水生昆蟲等底 棲生物可以利用,維持自然基質與其孔隙保留健全生態系功能。
-
37.
- 資料來源:
- 預決算書及補助資訊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000 農再基金 農村再生建設及發展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南投縣導覽解說協會 南投縣 108年度南村社區農產趴加值計畫-農村產業與昆蟲生態尋遊行銷活動 108/09/18 282,000 農再基金 農村再生建設及發展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南投縣國姓鄉糯米橋休閒農業區促進協會 南投縣 糯米橋友善食農體驗活動
-
38.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2-06-20
- 內容:
- 臺南分局6月20至22日辦理土石流防災專員回訓,參訪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水保教室、苗栗農業改良場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等地點,21日參與本局和苗栗縣政府於苗栗縣立河濱公園舉辦之「111年度民安演習暨土石流防災專員授旗典禮」。
-
39.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2-06-15
- 內容:
- 與芬園鄉公所攜手合作,將當地原有的閒置軍營空間改造成充滿童趣的巨大昆蟲觀察箱,配合戶外開放廣場的休憩設施與環境綠美化,打造7隻巨大的獨角仙仿真雕塑,水保局運用閒置軍營空間打造巨型昆蟲觀察箱,提供遊客不同探索體驗空間園區以擬真雕塑呈現獨角仙不同成長階段及型態,展現昆蟲的細節與變化芬園鄉公所實地解說舊營區空間融入在地生態及環境特色的營造需求與理念,獲得園冶獎評審肯定
-
40.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2-05-31
- 內容:
- 其中,第一期工區係以生態觀察教育為主而增設了昆蟲屋、攀藤架與根系觀察箱等設施,而第二期工區則以提供友善耕作功能為主,並以菜葉型態與脈絡為發想,勾勒兼具散步休憩與分區栽植功能的雙葉狀人行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