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31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9秒
-
1.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5-05-05
- 內容:
- 為提升本署及各分署承辦農塘工程構造物維護管理知能,本教育訓練課程規劃以實務與理論並重的方式,課程內容包含(室內)農塘工程構造物體檢、巡查內容講解及(室外) 農塘工程構造物體檢、巡查表單填寫說明(以新化林場浺瀜池農塘為例),讓參加人員了解農塘工程構造物體檢及巡查相關內容。農塘工程構造物體檢、巡查教育訓練1
-
2.
- 標題:
- 嘉義梅山|太平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內容:
- 竹、松、蕉等綠意包覆外頭,將無二窯與青山融為一體,展現自然造物的深沉韻味,也體現文化、生活與自然彼此對應連結的緊密關係。
-
3.
- 標題:
- 構造物維護管理管理工作坊-第一場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5-02-10
- 內容:
- 害發生的頻度及強度逐年增強,對於過往之治山防災構造物可能造成衝擊,導致構造物損毀或破壞,進而影響人民之生命安全。故水土保持署為保障全國人民之安全與福祉,於103年起針對全臺範圍之水土保持設施進行資產盤點及維護管理,以「座」為單位進行構造物盤查、基本資料建置及構造物現況體檢作業調查。過去成效斐然,完成全臺重要防砂構造物之盤點與體檢調查約四千餘座,並同時建立其編碼命名之原則,並建立防砂構造物之巡查作業機制,且擬定各種水土保持構造物之體檢、巡查作業流程與表格(
-
4.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5-01-15
- 內容:
- 臺東分署隨即於2019年啟動調查,發現五福谷溪防砂壩原構造物年久失修,庫容也已經淤滿,對保全目標已失去保護功能,而且既有潛壩溢口磨損、應用蜂巢預鑄塊填排塊石,比傳統壩體減省約30%,有效減低碳排放量,同時可增加構造物透水性,提供生物多孔隙棲息空間,確保生物移動路徑暢通。既有壩體降低,重新調整床面土砂組成,無高程落差可減少構造物衝突感,確保水流廊道的連續。
-
5.
- 標題:
- 種瓜坑溪復野工程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內容:
- 2001 年便實 施橫向構造物、固床工、護岸工程,卻造成生態棲地與河 床地形的阻隔,更由於年久失修、鋼筋外露,除了上淤下 淘加劇之外,更衍生護岸基腳淘刷、
-
6.
- 標題:
- 大學裡的水保遊樂園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內容:
- 跨越教室和課本的侷限為讓既有的教育示範空間發揮更大功能,以保留既有構造物教育為目的,園區實施二期改善工程,結合多元工法與自然生態,營造出坡地排水自源頭一條龍式的展現,讓導覽解說內容更有帶入感及故事性。
-
7.
- 標題:
- 阿夜溪五號壩上下游改善工程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08
- 內容:
- 109年,為改善凹岸侵蝕沖刷山壁崩塌、既有構造物破損、果園佔用河道影響流心、河道即將切割地峽改道以及防砂壩高差阻礙生物通行等問題,花蓮分署以保育治理為主要目標,在鶴岡、奇美兩村辦理阿夜溪五號壩上下游改善工程。
-
8.
- 標題:
- 水土保持設施常見生物通道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4-10-24
- 內容:
- 本書針對實際案例的工程構造物,包括防砂壩、潛壩、固床工、跌水工、護岸、堤防、農路等,介紹不同的生物通道類型,具體說明這些生物通道的設計構想,
-
9.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10 開課地點: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1樓國際演講廳 主辦單位/執行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課程目的:為提升國內工程橫向構造物之延壽、河道土砂之平衡、溪流生態之連續性等,辦理「調整型防砂壩新思維研討會」,以推廣防砂壩應依不同時期的輸砂量變化而調整其型態,
-
10.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主辦單位/執行單位:廠商/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課程目的:為提升國內工程橫向構造物之延壽、河道土砂之平衡、溪流生態之連續性等,辦理「調整型防砂壩新思維研討會」,以推廣防砂壩應依不同時期的輸砂量變化而調整其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