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31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4秒
-
21.
- 標題:
-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復育到教育三部曲,並開始規劃野生生態園區,不僅吸引全國各地民眾前往觀賞,鄰近國小也將觀魚行程納入自然課程當中,重新凝聚社區共識。
-
22.
- 標題:
- 苗栗縣苑裡鎮苑坑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苗栗縣苑裡鎮苑坑社區林彥伶農村領航獎-產業鏈結林彥伶理事長,花了18年進行老厝新生,成功凝聚社區共識,更透過「苑坑幸福村」,結合古宅遊程導覽、廚房料理、糕餅製作DIY、遊客接待及設施維護,提供青年發揮舞臺,也讓弱勢族群得以自立。
-
23.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外銷受創,社區品牌卻逆勢成長,更首辦尻海風漁夫生活節,當古老的牽罟活動久違地出現在永安沙灘,展現的是社區居民強大的團結共識,熱誠邀請更多人,一起來北高雄吃美食、賞水鳥、作伙尻海風!
-
24.
- 標題:
- 桃園.大溪.內柵社區 有機最美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水源豐沛加上低污染的天然環境,使得社區友善、有機農業格外發達,社區成立有機種植專區,轉為有機村的示範,隨著有機農業逐漸受到重視,大家 形成共識,陸續將耕作方式轉為保護環境的有機栽種,不僅是農糧署的有機示範點,也是桃園營養午餐有機蔬菜的主要產區,社區有機農場、農事體驗、
-
25.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105年加入農村再生計畫後,逐漸形成社區共識,為解決缺水問題,居民無償提供土地,活化埤塘,供應全村農作用水,也意外吸引野生動植物紛紛來「佔地盤」,如今夜裡能聽到各種蛙鳴此起彼落 ,
-
26.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2
- 內容:
- 培育農村社區產業經營人才擇優輔導農民及農業產銷班(含養蜂)組織精進與專業化經營,辦理提升產業組織經營能力、整合行銷策略、轉型農企業等所需共識營、教育講習相關培訓,以培育農村社區產業經營人才,並導入改善經營管理所需相關資源,促使轉型發展成為農企業。
-
27.
- 標題:
- 農村再生政策方針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2
- 內容:
- 推動策略一、由下而上:以農村社區居民為主體,結合農業生產、產業文化、自然生態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發展需求與資源條件,確立未來發展共識,並建置中央與地方政府分工合作及督導機制。
-
28.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2
- 內容:
- 國土功能分區分類容許情形等重要 事項之處理共識,並探討「農業發展條例」之農地利用與管理法規修辦理4階段系列性工作坊輔導, 協助凝具組織共識及建立獲利營運模式,以利組織永續自力發展,105 至107年計辦理透過城鄉交流的良性互動,使農村發展成為全民 企盼的共識。 (三) 社區營造的動力 以農村為發展主體的增進漁民對棲地維護及資源 永續之共識,落實生態協調共生之理念,加強漁村社區海洋環境生 態保育、並經106年4 月11日研商會議討論達成共識,要求工程主辦機關辦理新建工程 時,依規辦理檢核作業,
-
29.
- 標題:
- 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03-15
- 內容:
- 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有機 綠活 水家鄉內城社區在面對青壯人口外移、經濟衰退的狀況下,民國90年開始推動一連串以人為本、環境永續、生產力實現的社區工作,並積極凝聚居民共識,朝向社福與產業雙軸,生產、生活、生態及生命方向前進。
-
30.
- 標題:
- 桃園市龍潭區三和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03-15
- 內容:
- 數百人共同守護,組成水環境巡守隊與守望相助隊,捍衛自然生態與在地文化,透過持續抗爭協調,歷經15年努力,和企業達成廢水全回收零排放的共識,維護在地良好生態環境、恢復溪流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