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7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2秒
-
1.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5-01-15
- 內容:
- 臺東分署隨即於2019年啟動調查,發現五福谷溪防砂壩原構造物年久失修,庫容也已經淤滿,對保全目標已失去保護功能,而且既有潛壩溢口磨損、應用蜂巢預鑄塊填排塊石,比傳統壩體減省約30%,有效減低碳排放量,同時可增加構造物透水性,提供生物多孔隙棲息空間,確保生物移動路徑暢通。既有壩體降低,重新調整床面土砂組成,無高程落差可減少構造物衝突感,確保水流廊道的連續。
-
2.
- 標題:
- 種瓜坑溪復野工程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內容:
- 2001 年便實 施橫向構造物、固床工、護岸工程,卻造成生態棲地與河 床地形的阻隔,更由於年久失修、鋼筋外露,除了上淤下 淘加劇之外,更衍生護岸基腳淘刷、
-
3.
- 標題:
- 大學裡的水保遊樂園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內容:
- 跨越教室和課本的侷限為讓既有的教育示範空間發揮更大功能,以保留既有構造物教育為目的,園區實施二期改善工程,結合多元工法與自然生態,營造出坡地排水自源頭一條龍式的展現,讓導覽解說內容更有帶入感及故事性。
-
4.
- 標題:
- 阿夜溪五號壩上下游改善工程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1-08
- 內容:
- 109年,為改善凹岸侵蝕沖刷山壁崩塌、既有構造物破損、果園佔用河道影響流心、河道即將切割地峽改道以及防砂壩高差阻礙生物通行等問題,花蓮分署以保育治理為主要目標,在鶴岡、
-
5.
- 標題:
- 友善魚類生存權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臺灣坡陡流急,洄游性魚類上溯不易,如再遇到人工構造物(如防砂壩)或天然屏障(如瀑布)容易遭到阻斷,魚梯即是在水中設計平緩低矮的階梯狀水道,讓魚可以經由較長而緩的流路,順利穿越落差,
-
6.
- 標題:
- 順向坡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未飽和土壤抗剪強度降低、邊坡不穩定時,容易引發地層受重力作用而向下滑動或崩落,當人們開發坡腳時所興建的擋土牆、地錨等工程構造物無法承受抵擋地層滑動造成的推力而傾坍時,往往會引發嚴重土石災變。
-
7.
- 標題:
- 生物通道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在水土保持設施中,常應用於排水溝、靜水池、沉砂滯洪池、防砂壩、固床工、護岸、堤防、跌水工、既有農路等工程構造物,各有其不同的通道形式,須因地制宜考量後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