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612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10秒
-
501.
- 資料來源:
- 廉政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06-07
- 內容:
- 回應) 確實過去的調查指出,公共工程採購越透明,執行 進度確實會延後,因此政府在設定標案期程上需要再考 量,另外在工程工法及設計公開有助於社會檢驗及廠商 的提升。
-
502.
- 資料來源:
- 廉政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06-01
- 內容:
- 回應) 確實過去的調查指出,公共工程採購越透明,執行 進度確實會延後,因此政府在設定標案期程上需要再考 量,另外在工程工法及設計公開有助於社會檢驗及廠商 的提升。
-
503.
- 標題:
- 水土保持季刊第40期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3-05-18
- 內容:
- 水土保持局長年投入集水區調查規劃、治山防災等工作,並結合國家永續發展政策目標,積極推動水土保持工程納入生態保育,藉著不斷追蹤檢視與調整,精進工法的生態保全效益,力求於穩定災區物理環境時,同時兼顧水土保持與生態保育,此次在水利、土木、公共設施維護管理類共奪得7 項獎項,
-
504.
- 標題:
- 水保局推動減碳增匯展現淨零行動力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5-09
- 內容:
- 並依據預算分配各分局碳排放總量控管,推動預鑄塊、加勁材等低碳材料、低碳機具等適宜性工法及自然解方(NbS)調適策略等,於工程發包階段即精準計算工程碳排放量,針對防砂設施,護岸、固床工、防砂壩、洩槽和農路鋪面等分別進行施工的碳排量分析,瞭解不同設施中佔比最大的碳排量項目,對於有效的減碳及合適的材料與工法選擇提出建議,並於工程管考系統建置自動管制超量警示,精準控管每件工程碳排放量上限。
-
505.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4-10
- 內容:
- 盼將活化後的農塘納為苦茶體驗園區範圍,並運用各項友善環境的柔性工法營造,像是回收底泥作為邊坡材料,搭配太空包、蜂巢格網及砌石工法穩定護坡以加速植生復育,串聯起淺山與農塘間的綠帶;淨化池栽植香蒲、莎草、睡蓮等挺水及浮水植物,提昇水質淨化功能打造吸引野生動物棲息的近自然水環境,活化後的農塘有助在地六級化產業發展,獲優良農建獎殊榮護坡及步道運用多孔隙的柔性工法打造,有助雨水下滲及野生動物棲息利用活化農塘鄰近台3線及社區苦茶油體驗場域,串聯起體驗旅遊景點,也提升在地經濟價值
-
506.
- 標題:
- 112年創新研究計畫錄取名單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02-09
- 內容:
- 教授29利用現地試驗來驗證震波式推移質跳躍模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趙韋安副教授30分析就緒資料應用於開源模式整合之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張哲豪教授31 精進估算植生工法之碳吸存量—台灣中低海拔樹種樹高異 速方程式與生長速率國立中興大學趙國容副教授32土石流潛勢溪流之地貌因子判釋及評估國立中央大學周憲德教授33推動土砂災害地形製圖之先導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沈淑敏副
-
507.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2-04
- 內容:
- 提升淨零議題之認知與推動,未來也將於示範區內進行相關工法導入、解說牌、監測設備或教育導覽等附屬設施,除可提供學校團體到此地進行環境教育體驗,場區內的多元工法也歡迎水土保持及土木、水利相關科系到此教學參訪。打造全臺最大桃花心木林下的棧道設施及步行動線串聯,更以生態固床工、水生植物區及預壘樁工法等創新工法的導入,融入當地生態物種及西拉雅文化等特色,兼顧友善生態環境設計,讓遊客有機會更近距離觀察臺灣原生動植物之美,共同推廣在地小農優質產品。
-
508.
- 標題:
- 從築起一條農業永續之路開始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1-19
- 內容:
- 及因地制宜採用相應的自然解方(NbS)和適用性工法來推動是一項重要的課題,現在農村社區復建工作已按規劃逐步展開,水保局將與農民共同築起一條安全通行及農業永續之路。
-
509.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2-12-26
- 內容:
- 工程考量臺灣白魚生態棲地復育為前提結合治山防災工程,以天然塊石、木椿等生態性工法,營造河道多樣性水域環境,深潭、淺瀨及低水流路,並保護既有天然湧泉。 水保局南投分局陳榮俊分局長表示,上述三項工程不僅在工法考量上注重安全與未來維管問題,並導入在地核心農村角色,與當地社區夥伴及回留青年共同努力,回復了原有的生態及文化特色,成為地方軸線上農村再生的典範。
-
510.
- 標題:
- 水土保持季刊第39期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2-12-23
- 內容:
- 另一個專題介紹國際媒體譽為「建築奇觀」的預鑄工法,這是指結構構件預先於工廠生產製作,施工現場僅利用機械化設備進行組立吊裝工作,將對於環境山林的衝擊降到最低。以野溪護岸為例,預鑄工法打造的護岸不僅在抵抗水流沖擊及其他外力作用之安定表現毫不遜色,在生態景觀保持、施工品質及成本、臨水面作業安全維護等,都比傳統混凝土護岸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