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季刊第40期
- 發布日期:
- 瀏覽人次:430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簡述:
受到 COVID-19 疫情衝擊影響,全球面臨缺工、缺料的困境,然而 2021 年國內公共建設執行率仍達 95% 以上,為 14 年來最佳;2022 年第 22 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多達百件工程參選,更創下歷史新高。水土保持局長年投入集水區調查規劃、治山防災等工作,並結合國家永續發展政策目標,積極推動水土保持工程納入生態保育,藉著不斷追蹤檢視與調整,精進工法的生態保全效益,力求於穩定災區物理環境時,同時兼顧水土保持與生態保育,此次在水利、土木、公共設施維護管理類共奪得7 項獎項,水保人與有榮焉。近年有愈來愈多臺灣農產品以國家隊之姿打進各項國際賽事,成為國人引以為豪的臺灣之光,各項佳績的背後,來自公部門與在地社區農民、團體長年不懈的攜手努力,2022 年再度拿下國際雙料大獎的屏東巧克力即為經典案例之一。
為從根本改善屏東農村社區日漸凋敝的困境,水土保持局執行林下經濟政策,輔導屏東農民在檳榔樹下種植可可,透過農村主導、公部門協力展開跨域串連,落實屏東可可產業農業六級化,成功帶動風潮,實現農村永續,在本期新單元「設計不思議」當中,可以一窺屏東巧克力 Bar to Tree 的動人點滴。
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時常栽樹;成功無法速成、更無法一蹴可幾。從公共工程金質獎到屏東巧克力風潮,水保人期許成為國土守護者、農村產業文化再生的啟動器,用一鑿一鎚扎實的努力,再造不凡人間新風景。
- 本篇內容給予您的感覺?( 請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