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958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59秒
-
31.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5-05-07
- 內容:
- 30~2025/05/19 16:50開課地點:集思新烏日會議中心_巴本廳303會議室主辦單位/執行單位:本署/保育治理組/調查規劃科/財團法人資源及環境保護服務基金會課程目的:隨著極端氣候頻率上升及天然災害事件日益嚴重,為提升相關單位於災後復建作業中之法規認知及審議程序執行效率,
-
32.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5-05
- 內容:
- 生態友善為核心 傳承原民傳統文化風貌 為保護當地環境生態,基地動線除配合地形林相調整設計,也融入各項細膩的生態友善思考。tw/4Zf) 南庄鄉南江旅遊服務中心周邊環境改善結合生態友善、文化傳承及產業體驗,獲優良農建獎肯定。
-
33.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5-05-05
- 內容:
- 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50號9樓)主辦單位/執行單位:本署/農村規劃組/農村發展科/社團法人臺灣環境綠化協會課程目的:透過2梯次教育講習,就目前農村空間發展、規劃手段與操作方向予以說明,並以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 課程時數:聯絡方式:社團法人臺灣環境綠化協會黃皙芝、鍾國云助理:04-22840340 #804課程詳情
-
34.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5-01
- 內容:
- 做好水土保持就是做好農村發展及環境永續的地基,提醒國人要在防汛期之前做好各項防災準備,中央也會與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為民眾打造安心生活的環境。 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再次說明,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的環境下,邀請民眾共同關注農村水保議題,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來認識農村發展並建立永續水保的觀念,未來將運用新技術,更有效地監測水土資源,
-
35.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5-04-30
- 內容:
- 臺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107號4樓-富邦文心大樓4樓)主辦單位/執行單位:本署/農村規劃組/農村發展科/社團法人臺灣環境綠化協會課程目的:透過2梯次教育講習,就目前農村空間發展、規劃手段與操作方向予以說明, 課程時數:聯絡方式:社團法人臺灣環境綠化協會黃皙芝、鍾國云助理:04-22840340 #804課程詳情
-
36.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4-29
- 內容: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高雄市永安區新港社區協力合作,融入生態友善、環境永續及文化傳承精神,翻轉社區鄰近海邊的荒地與老舊三合院,巧手改造為有助在地產業及青年人才發展的「住海邊新手村(除重新梳理管溝箱涵、修復咕咾石堤岸,更以管筏棧道串聯各體驗區,提升食魚教育與生態導覽深度,共創居民、產業與環境「共存、共享、共榮」的生活好所在。
-
37.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4-26
- 內容:
- 李署長表示:「防災無國界,我們期待藉由此次會議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成果,攜手提升坡地災害風險治理能力,為兩國人民的安全與環境韌性共同努力」,期許兩國未來開啟更多新的契機與合作模式,共創雙贏。
-
38.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4-25
- 內容:
- 完成4件裝置藝術作品,呈現成龍村的歷史,以及溼地環境如何形塑社區的發展與機會,讓遊客們更能感受到社區居成龍溼地自民國99年起透過「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及相關輔導計畫的長期推動與資源挹注,林縣口湖鄉成龍村的名號,期間雖歷經疫情停辦,但社區依然以環境藝術為核心發揮溼地的潛力,讓地方重拾元氣,引領社區居民與社會大眾持續關注溼地與人的環境議題,成為國內自然生態結合環境藝術季的標竿村落。 本次藝術季成龍社區除了規劃村民市集活動外,亦有音樂演出、繪本故事與社區紀錄片分享等精彩節目,
-
39.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4-24
- 內容:
- 文化發展協會攜手合作,融入手作步道精神,運用友善環境的自然資材與設計,改善照門休閒農業區內高人氣的「選用自然資材永續山林 步道改善以就地取材、考量環境生態等手作步道精神為核心,全程未使用任何水泥施作。同時營造有利生物棲息躲藏的多孔隙環境,終於催生這條低碳又友善的韌性步道。農村再生工程致力落實各項碳排設計減量及生態環境友善措施。在觀南步道改善案例中,除採用近乎零碳排的鋪面材質,步道使用天然塊石及土石為材料,搭配生態友善工法營造優質步道環境。步道景觀平台以不鏽鋼及環保資材高密度碳化竹材修築,
-
40.
- 標題:
- 統包及開口工程範本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5-04-24
- 內容:
- 安全衛生規劃(含設計階段工址環境現況及工程功能需求潛在危害辨識與對策概要)及可行性為評審標準。設計品質、安全衛生規劃(含設計階段工址環境現況及工程功能需求潛在危害辨識與對策概要)及可行性為評審標準。22條及其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機關應優先採購政府認可之環境保護產品、本國境內產生之再生資源或以一定比例以上再生省水或綠建材等綠色產品,應至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設置之「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申報平臺」該等房舍設施,應具備滿足生活與工作環境所必要之條件。 (三)廠商自備之材料、機具、設備,其品質應符合契約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