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455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8秒
-
211.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5-31
- 內容:
- 友善農業的發展基地,成功打造兼具綠色照顧、青農發展、食農教育及友善生態的樂活場域,實踐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環境。布袋廢校舍變身食農教育新場域榮獲2024全球卓越建設銀獎(共4張)布袋廢校舍變身食農教育新場域榮獲2024全球卓越建設銀獎
-
212.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5-31
- 內容:
- 透過跨領域學員彼此交流互動,細看荒地翻轉為農場的巧思設計,體驗客庄人文魅力,並觀摩食農教育如何結合體驗旅遊,創造產業加值里程碑!
-
213.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4-05-30
- 內容:
- 將埤塘周邊整理為適合散步休憩的無障礙步道,也翻轉窳陋空間轉型為農民雞舍;結合前期所打造梧園食農教育園區,展現全新風貌的「椬梧映月塘」,不僅喚起居民對土地的記憶,也提供社區長者更好、更舒適的生活休閒環境,椬梧映月塘串聯生態體驗環境及梧園食農教育園區,成為在地孩童最佳的戶外學習教室。
-
214.
- 標題:
- 赤山長者 歡喜上課 樂在綠照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4-05-23
- 內容:
- 凌晨5點多,赤山不彎腰共餐菜園裡,傳來社區長者及志工的談笑聲,赤山社區於111年申請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建置不彎腰菜園,以食農教育為理念,從栽種到餐桌,而每日的共餐食材,是來自社區長者用心栽種,再由社區志工媽媽烹飪,做出適合農村高齡者吞嚥咀嚼的料理,感受到一群長者共餐時,
-
215.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05-21
- 內容:
- 並可作為農村社區未來發展體驗旅遊、食 農教育、環境教育、生態保育或文化傳承 的場景或環境設施。 5 食農教育及產業文化傳承 運用農村生產資源及在地特色物產串聯大 眾或學生。結合地產地銷及食農教育理 念,運用於產業、人文和環境中,落實永 續,打造整體環境、生態及農業共榮的目 標。在地特色或故事據點形塑 □農業旅遊元素開發 □農村社區綠色照顧 □農漁村淨零綠生活 □食農教育及產業文化傳承 □農村創新應用與商業模式建立 計畫目標或 擬解決之議題 (
-
216.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5-18
- 內容:
- 該分所於場內布置9個區,整合展現水土保持教育、林業保育、食農教育、青農成果、童軍野外生活體驗及有機農業市集等多元活動,讓民眾參與。
-
217.
- 標題:
- 赴國小宣導玩轉水保課程*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5-14
- 內容:
- 新店屈尺國小及萬華東園國小帶給3校師生專業課程培訓,由各校校長及主任老師引領學生,一起觀賞「呼叫水保隊長」親子劇,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將氣候變遷、食農教育、水土保持、土石流防災、環境永續等議題帶給學童,本分署也致贈學校「呼叫水保隊長」繪本,以利校園培訓水保寶小涵種子師資,成為小小解說員,
-
218.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5-11
- 內容:
- 另水保食農志工團推廣水土保持及食農教育資訊:好食曆桌遊體驗、避難包小釣手、水保食農大富翁、療育香草槌DIY體驗、節肢動物與環境認識,推廣觸及約500位民眾。
-
219.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5-08
- 內容:
- 主要透過10座主題互動趣味教具體驗,配合學習手冊與現場工作人員解說,提供民眾了解水土保持、土石流防災、大規模崩塌、農村再生及食農教育科普知識,未來仍持續整合跨單位場域與教育資源,共創推廣加乘之效。
-
220.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5-04
- 內容:
- 5月4日邱啓芳分署長參加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辦理「2024食農教育暨瓜果嘉年華-瓜瓞綿綿絲絲入苦」活動,由農業部農業科技司李紅曦司現場邀多家業者展售瓜果與蔬菜品種,也規劃瓜果類食農教育闖關活動及兒童寫生比賽,青農聯誼會在會場進行義賣,「2024食農教育暨瓜果嘉年華-瓜瓞綿綿絲絲入苦」活動(共3張)2024食農教育暨瓜果嘉年華-瓜瓞綿綿絲絲入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