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嵩山社區百年水梯田復育 榮獲2023年社區景觀營造類建築園冶獎肯定!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嵩山社區百年水梯田復育 榮獲2023年社區景觀營造類建築園冶獎肯定!

  院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北分署與新北市石門區嵩山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共同規劃營造約0.6公頃、復育已休耕超過30年的水梯田。以復舊如「舊」的理念,復刻重現水梯田美景,融合生態友善、產業發展與生活效益等多元面向的設計,「石門區嵩山社區水梯田復育工程」榮獲2023年社區景觀營造類建築園冶獎肯定。

   新北市石門區嵩山社區發展協會王綸理事長表示,嵩山社區居民從民國101年參與農村再生計畫開始,透過人力培訓課程讓居民發現原來陪伴身邊耕作這麼多年的土地,是國內最大砌石梯田群,於是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的支持下,陸續投入水梯田復育,目前復耕面積已達13公頃,此外由社區居民與加起來逾千歲的長輩,重新捲起褲管下田耕作,孕育出「千歲米」作為社區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為讓這次的水梯田復育能更貼近百年前的樣貌,臺北分署邀請在地砌石達人到現場指導,將傳統砌石文化技藝與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結合,建構符合當地傳統文化並兼具水土保持防災功能的一道道砌石駁坎;為營造安全優質的耕作與食農教育場域,本工程將全區動線重新規劃,設置了一條能讓農機具、農人及體驗民眾安全通行的步道,甚至邀請在地85歲老農多次試走,確認各階高度及平整度均符合人體工學,營造與梯田地景結合之自然步道。

   農村水保署臺北分署蔡金龍分署長說明,「石門區嵩山社區水梯田復育工程」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友善理念作為核心價值進行規劃。本案採用符合當地環境特色的自然材料(現地黏土、安山岩等),以圍砌、交丁砌等傳統工法疊砌保留孔隙的砌石護坡,並師法先民智慧以牛踏晶化工法夯實、修復水梯田犁底層與田埂。不僅重現在地珍貴的歷史文化地景,也讓梯田能重新發揮蓄水與耕作效用,在動線設計上也細心迴避了柴棺龜、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的棲地空間,重新建立起產業與生態的共好環境。

   復育後的嵩山水梯田也結合淡江大學USR計畫,吸引青年回留農村發展,迄今已辦理超過1,000人次的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創造150人次以上的就業機會,成為北部地區推動食農教育體驗與綠色旅遊的重要場域;未來將結合更多公私部門資源,結合周邊如菁山瀑布、老梅綠石槽、金山老街等旅遊資源,推動農村綠色旅遊路線,讓都市居民能以多樣化方式深度體驗農村的文化與美感,期待嵩山水梯田做為產業傳承復興的典範,融合生態保育與農業特色文化,朝向加入里山倡議案例與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目標邁進,讓世界看見臺灣農村的韌性、美好與豐富樣貌!

本案營造特色產業地景,景色美不勝收
本案營造特色產業地景,景色美不勝收
保有既有樹木及大石,營造具文化意涵、生態保育與水土保持功能之場域。
保有既有樹木及大石,營造具文化意涵、生態保育與水土保持功能之場域。
打造通透安全的賞景設施,吸引遊客目光
打造通透安全的賞景設施,吸引遊客目光
營造安全友善的食農教育場域,社區與淡江大學合作農事體驗及公益契作。
營造安全友善的食農教育場域,社區與淡江大學合作農事體驗及公益契作。

發稿單位 臺北分署
聯 絡 人 農村水保署/臺北分署/洪繼懋(副分署長)
聯絡電話 02-22125285
電子信箱 chimao@mail.swcb.gov.tw
本篇內容給予您的感覺?( 請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