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保署計畫檢索
:::
農村水保署計畫內容
計畫年度 | 112 |
---|---|
計畫編號 | 112WS024 |
計畫名稱 | 112年度水土保持工程減碳策略研擬計畫 |
內容摘要 |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為降低與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政府2023年修正《氣候變遷因應法》,明訂國內各機關於2050年需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水土保持工程範疇廣泛,不同工法或材料都會因現場條件或工程目標有所不同,難以通案探討,在水土保持工程全生命週期(可行性評估、規劃設計、材料、施工、運用及廢棄)各階段的減碳應有所參考,然而工程生命週期的細節多、工期長且繁雜,相關的減碳策略和碳排計算仍持續發展與更新中,難以一次到位全面控管。此外,本署每年皆有興建或修復之水保設施工程施作,然其中所使用的鋼筋與水泥為高碳排的材料,導致水土保持設施成為高碳排的工程,故須建立工程碳排計算方法、奠定水保工程碳排計算方法學,使本署後續能有效率且有策略地降低碳排。故本計畫根據研究成果,為農村水保署提供的減碳指引,使工程有參考依據和準則、能循序漸進且有效率的達成工程減碳目標。 本計畫主要針對四個議題進行深入研析,(1)不同類型水保設施之工程延壽之碳排研析的研究結果顯示,主要進行延壽的設施為防砂壩、固床工和護岸,減碳效益介於8.9~100%,因設計量體大小、使用資材而異。(2)擴充並更新水土保持工程設施之碳排係數相關研究方面,新增土溝、排水溝和集水井等構造物的單位量體碳排係數。(3)解算運具與機械施工之區域性碳排放差異,本計畫透過油單收集與分析,結果顯示本土大貨車和混凝土車的數值分布,與國外資料庫參考基準相似,顯示可引用國外相關數據做為參考使用。(4)評估減碳指引之碳管理查證的可行性方面,透過專家會議反饋,本指引可於下年度計畫執行查證作業。 本計畫於111年「水土保持防砂設施減碳策略研擬計畫」,編撰「水土保持工程減碳參考指引(規劃設計階段)」,指引中陳列水保工程常見之工作項目之碳排放係數,並舉例展示工程碳排放量估算分析,輔助規劃設計者展現碳管理目標與減碳設計。本計畫延續2022年度計畫擴增指引內容,增加施工維護階段的減碳方法和範例,除說明施工階段的執行內容外,並陳列所對應之工作項目和減碳方法,並透過工程範例展示減碳的計算,供本署各單位、相關承包商於施工階段執行減碳作業時有所參考依循。推行「碳管理」之碳排查證系統化管理,示範工程在施工減碳的作為,例如設計方面、工法方面、材料方面和行為方面的減碳作為,作為減碳成效,落實減碳機制。 「碳管理」即在原有減碳規劃設計下,且不影響工程品質之前提下,參考減碳指引的建議內容,於工程實務經驗檢討與提升施工效能,及探究增加其他減碳措施的可行性,納入工程施工計畫內執行減碳規劃,同時計算優化的減碳量,透過三級品管制度與抽查稽核(經濟部水利署,2022),包含設計階段所提減碳設計方案檢核,以「碳管理」查核方式系統化進行每件工程減碳機制管理,使本署工程減碳機制趨於完善。 本計畫所建置的水土保持工程的碳排估算方法和水土保持工程減碳參考指引,由協助決策水土保持工程基礎年、解算基礎年的碳排放量、到由經費、工程設施的材料數量的碳排放估算,以及到由詳細價目表精算碳排放量都有建立階段的檢核點,並提供在施工維護階段選用低耗能的機具、低碳材料、配合低碳工法,以及減碳策略的研擬,預期能使農村水保署、分署和施工廠商都能有效率、有依據的降低工程之碳排放,達成減碳之目標。 |
決標日期 | 2023-02-07 |
契約金額(元) | 4,720,000 |
得標單位 | 國立中興大學 |
執行效益檢討 | 本計畫所建置的水土保持工程的碳排估算方法和水土保持工程減碳參考指引,由協助決策水土保持工程基礎年、解算基礎年的碳排放量、到由經費、工程設施的材料數量的碳排放估算,以及到由詳細價目表精算碳排放量都有建立階段的檢核點,並提供在施工維護階段選用低耗能的機具、低碳材料、配合低碳工法,以及減碳策略的研擬,預期能使農村水保署、分署和施工廠商都能有效率、有依據的降低工程之碳排放,達成減碳之目標。 |
經費來源[1] | 整體性治山防災/治山防災/業務費/委辦費/委託辦理(經) |
分攤金額[1](元) | 4,285,760 |
實現數[1](元) | 4,285,760 |
經費來源[2] |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特別預算/水環境建設-水與安全/業務費/委辦費/委託辦理(經) |
分攤金額[2](元) | 434,240 |
實現數[2](元) | 434,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