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 極限村落的逆襲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 極限村落的逆襲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

極限村落的逆襲

華南社區坐落於以咖啡著名的古坑鄉、雲林縣最南端,可惜早期並沒有因為咖啡而富庶繁榮。社區位於100到400公尺的中低海拔公尺間,全村十鄰散佈遼遠稀落,居民僅百餘人且多是高齡長者,是全雲林人口最少的村莊,人口少到連社區內的實驗小學都瀕臨被裁併。

華南社區結合學校課程與地方產業文化,成功以教育帶動社區再造。

幾任校長為了搶救孩子們的就學危機,將地方產業知識與社區文化導入校內特色課程,開發出食農教育導覽的商業模式,並將閒置空間改造成符合學生學習與居民生活需求的多元場域,榮獲「十大經典學校」、「國家還境教育獎」等殊榮,吸引各地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跨區就讀,幾年內學生人數激增四倍,一年級新生甚至必須抽籤才有機會入學。孩子們蓬勃的身影與朝氣,也為原本幾乎陷入「限界集落」命運的華南社區,帶來了重生的契機。

華南社區坐落於以咖啡著名的古坑鄉、雲林縣最南端,可惜早期並沒有因為咖啡而富庶繁榮。社區位於100到400公尺的中低海拔公尺間,全村十鄰散佈遼遠稀落,居民僅百餘人且多是高齡長者,是全雲林人口最少的村莊,人口少到連社區內的實驗小學都瀕臨被裁併。

華南每年三大生態祭典已成為社區農業休閒觀光特色。

社區老、中、青三代團結起來,將攸關健康的社區醫療中心改造成簡潔時尚的白色外觀,散發溫馨療癒氛圍,贏得居民信任,平均就診率高居健保局偏鄉醫療站的第一名,108年入選全臺十大暖心社區。文化傳承方面,重現本地的打石、竹編技藝,青年回鄉接棒柑橘、愛玉產業,落實「不噴藥」、「不干擾」、「不破壞」三大原則,同時結合自然景觀、特色書屋、石梯田地景等,以「與土地零距離」的農遊模式帶領外地遊客感受山林,用最放鬆的姿態,感受土地脈動。

華南社區「穀雨告天祭」在播種季節,傳達推動友善農法、珍惜土地的心意。(圖片取自華南國小臉書粉專)

最富時令特色的莫過生態祭典三部曲:春分時節惜山祭、穀雨紛紛告天祭、歲末立冬謝天祭,將農民惜山敬土的心意與戶外生態探索活動結合,吸引遊客深度認識華南社區,期盼風調雨順,人與土地平安順遂,讓學校與社區更加緊密鏈結,迎向共學共好大未來。

出處:水土保持季刊 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