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小漁港的「搶魚」計畫 宜蘭縣蘇澳鎮 朝陽社區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小漁港的「搶魚」計畫 宜蘭縣蘇澳鎮 朝陽社區

小漁港的「搶魚」計畫

宜蘭縣蘇澳鎮 朝陽社區

小漁港的「搶魚」計畫
朝陽社區位於南澳平原北部、龜山之北的小灣澳,遺世獨立。(楊智仁攝)

村子前方就是太平洋,海口長年浪大湧急,日治時代稱為「浪速」(なにわ),舊地名以近似日文發音的臺語「娜娘仔」稱之;這裡也是每日迎接曙光的地方,因此最後定名朝陽。在臺灣231處漁港中,建於民國92年的朝陽漁港是最後興建的一座,此後政府政策決定以維護現有漁港為主,不再興建新港。朝陽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陳紀宇表示,興建漁港之前,村裡的漁民如果不繞道從北邊的粉烏林漁港進出,就只能冒險搶灘上岸,大湧巨浪險象環生。「還好趕上最後一班建港列車,漁港的存在,對社區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到朝陽小舖喝現沖咖啡,佐以海風,感受漁村的悠閒幸福。(楊智仁攝)

朝陽漁港位於龜山之北的小灣澳,沿著社區通往大海的朝陽路走到盡頭就能找到。無論晴雨,每天早上7點、下午3點左右,總會集聚若干手拿膠籃、專程慕名來「搶魚」的人群。漁船一靠港上岸,紅魽、秋刀魚、水針、白帶魚⋯⋯傾瀉而下,混亂吆喝中,一隻隻被迅速捉走,有人幸運搶到鮪魚,喜孜孜拎去結帳,也有人兩手滿載,硬塞進汽車後座,人魚共乘揚長而去,剩下的全被一旁等待的餐廳小貨卡載走,短短幾分鐘內全場清空,港區瞬間恢復低調寂靜,超魔幻。

天后宮後方有一條早年可直達南澳的「腦丁路」、「酒保路」。(楊智仁攝)

來到社區別趕路,朝陽路兩側老屋外牆長年受到鹽分的海風洗禮,斑駁古樸別具美感。漁港外的廢水淨化池利用濕地水質回收系統,將社區、漁港污水淨化再經地下伏流、地上草溝處理後,匯集成一片綠盈盈的可食魚菜風景;觀海亭參考當地傳統老宅形式,以砌石為基腳、鐵木為結構,帶傾斜角度的屋頂,是海港人對抗強風多雨環境的生活智慧;逛完到朝陽小舖喝現沖咖啡,飲盡一杯悠閒幸福的味道。

蘇花古道與清代北路尚未開通前,往返蘇澳、南澳除了走海路,陸上唯一通路就在朝陽社區。天后宮後方有一條早年可直達南澳的山徑,只有提煉樟腦的「腦丁」才能進出,稱為「腦丁路」。日治時期,這條山道也是居民運送私酒私鹽買賣的「酒保路」,充滿歷史懷舊韻味,但山徑陡峭狹仄且需往返至少需六小時,沒有萬全準備切勿貿然上山。

出處:水土保持季刊 第41期